王衍良:曾任原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山东省文化馆馆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担任中国文化馆协会常务理事、山东工艺美院客座教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山东卷)专家委员会委员。

大众网:“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文化馆在精品文艺创作或对外交流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王衍良:“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文化馆围绕时代需要、群众期待重点打造的作品《快递来了》《辛弃疾》《幸福像花儿一样》《报喜不报忧》《未曾遗忘的爱》《牵挂》先后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以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金奖”3项、银奖1项。2019年,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中,我馆创作的群舞《奶奶·虎头鞋》和快板书《危机时刻》,是在全国7905个作品参赛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每个门类入围20个作品中,我们馆这两个作品成为全省四个荣获入围作品奖的其中两个。此外,山东省文化馆每年组织开展全省优秀新创作作品评奖活动,配合省厅开展“山东省群众艺术优秀新创作品评选”活动,以评促建,全面推动群众艺术创作,以解决群众艺术创作“高原多高峰少”的问题。【详细】

大众网:介绍一下山东省文化馆每年都会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情况,每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的举办又给山东带来哪些改变?

王衍良:“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作为省非遗保护的创举,是创新非遗保护方式的重要内容,2015年12月1日实施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次年二月初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集中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等活动”。山东是全国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的省份。【详细】

大众网:今年山东省文化馆在“五个大家”活动方面有何规划吗?

王衍良:今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开展“五个大家”系列活动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的实施意见》。“五个大家”包括“大家创”“大家唱”“大家演”“大家拍”“大家评”系列活动。今年山东省文化馆进一步围绕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培育群众文化活动上持续发力。【详细】

大众网: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山东文旅厅将举办“8个100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山东省文化馆有哪些相关的活动规划?

王衍良:山东省文化馆结合自身工作,围绕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8个100庆祝建党100周年”之100场演出传承红色基因,计划在七一前夕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革命经典”四省八市群众艺术展演。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四省八市群众艺术展演,该项活动自2017年启动以来,陕西、江西、河北以及山东四省加上陕西延安、江西井冈山,河北西柏坡等八个城市集中的对经典红色节目进行展演,同时开展辅导培训、展览展示等各类活动,把精彩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送到基层、送给群众,打开了一扇文化为民、惠民、乐民的窗口。今年四省八市群众艺术展演走进“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临沂费县文艺进行三场演出,展示具有地方特色而且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文化作品,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唱响主旋律。【详细】

大众网:山东省文化馆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吗?

王衍良: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一是与山东省省直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承办举办“百团庆百年”省直机关庆祝建党100周年合唱展演,展现省直机关党员干部良好精神风貌,向建党百年献礼;二是开展“百年征程 时代华章”2021山东省群众合唱展演;三是开展“百年征程 时代华章”2021山东省——文化新生活群众广场舞展演。“百年征程 时代华章”广场舞展演和大家唱展演是按照文旅部公服司要求开展的两项活动均通过全省各级文化馆(站)进行发起,并经过初选、复选,最终评选出17支优秀队伍于青岛和泰安分别进行全省集中展演。带动全省文化馆系统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同时,组织庆祝建党百年系列书画展等系列活动,目前已陆续开展。【详细】

大众网:今年上半年重点办好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包括专业艺术展演等,山东文化馆在本次艺术节中都有哪些活动规划呢?

王衍良:山东省文化馆积极围绕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广泛组织合唱、广场舞、书画展等活动,结合备战第十九届“群星奖”,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新创文艺作品三年备战机制,比如第一年创作征集选拔,第二年通过基层演出和专家论证加工提升,第三年重点作品参加全国群星奖比赛、其他优秀作品广泛开展基层示范性巡演,今年新创文艺作品作为新一轮备战的第二个年头,计划在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进行近70件新创文艺作品进行集中汇演,进一步打造、磨合、提升新创文艺作品质量,以冲“群星奖”。【详细】

大众网:“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重点有哪些呢?

王衍良:“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安排部署,结合“保护、研究、宣传展示、教育培训”四大职能,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两条主线,三个层面,四项举措”的工作思路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即一个主题是以“非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两条主线是以黄河流域九省、大运河沿线八省市非遗保护和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的活化利用走进非遗活动,走进景区。【详细】

学校简介

  

  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隶属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一级文化馆,是全省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指导策划中心、公共文化辅导培训中心、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及群众文化理论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担负着对全省各级文化馆(站)业务指导,组织开展全省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全省各级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辅导培训,传播普及文化知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挖掘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职能。 山东省文化馆始建于1957年,建馆时为山东省群众艺术馆,1965年更名为山东省文化馆,1971年更名为山东省艺术馆。

  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2013年更名为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馆初期,仅有一栋1600平方米二层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综合业务楼;原馆址坐落于济南市市中区杆南西街27号,1998年12月,翻建的5500平方米的业务楼投入使用。
  新馆是在原山东省博物馆的基础上改造完成的,2012年4月批准立项,2012年5月开工建设, 2013年改建完成,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
  新馆风貌
  新馆位于济南市经十一路十四号,与名胜千佛山毗邻,交通便利。建筑外观雄伟,配置了多媒体艺术灯光系统,艺术氛围浓厚。在主楼中间、平台之上设立了40多平方米的LED屏幕,举办活动时可作为舞台背景,平时可播放有关的宣传视频。主楼大厅设有大型壁画《齐风鲁韵、盛世群星》,东西两侧设计了《稷下争鸣》和《杏坛六艺》锻铜浮雕壁画,凸显了现代群众文化和齐鲁文化的相互融合。
  室内划分为群众文化活动区、专业研究和办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区三大区域,设有多功能厅、各专业艺术门类排练厅、辅导培训教室、书画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厅和精品陈列厅、群星舞台、图书资料室、电子阅览室、视听体验室、群星画廊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20余处。 室外划分为群众文化广场区域、东庭院区域和中庭院区域三个区域。其中,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能够举办1000余人中小型文化活动;东庭院区域为中老年活动广场,面积500平方米,建有小型演出戏台;中庭院区域为少儿活动区,面积720平方米,中间建有青少年读物书报亭,四周建有环廊,可组织少儿书画展览等。

  荣誉称号
  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始终秉承"面向公众,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办馆宗旨,为推动山东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许多荣誉。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办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二等功,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先进党组织,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被国家民政部、文化部、残疾人联合会评为爱心助残先进单位;连续13年保持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单位称号。7人次获文化部颁发的"文艺志书编纂成果奖",一人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并被文化部授予特殊贡献个人奖,两人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一人被文化部评为"群文之星"并被省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两人被文化部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19人次荣立一、二、三等功。

高清图集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