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2 15:24:00 作者: 来源:
“霓裳银装——贵州少数民族服饰展”自4月26日至6月30日在省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以民族套装服饰装饰工艺为主,配以风光风情习俗图片和影视图像,多侧面展示了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堪称“无字史书”。展出贵州各少数民族服饰384件,包括享誉中外的贵州蜡染、刺绣、佩饰等珍贵民族文物。从古老原始的贯首服、琵琶衣到纹饰繁缛的开襟衣、圆领衣,从千姿百态的长裙、中裙、短裙乃至超短裙至裤脚宽达80厘米的长裤及短至膝部的紧口中裤,从粗犷简洁的毛毡披风到纹饰图案鲜明精致的披肩,造型装饰丰富多彩,工艺技术巧夺天工。此次展览展出的许多银饰品更因其美丽的传说和故事、美好的寓意和精美的造型做工,成为观众的最爱。那些造型精美又涵意深刻的银饰品加深了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比如一件蜻蜓造型的耳环,记录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讲的是苗族的一个八百岁的老人,他的两个孙子都因蚊子叮咬得了疟疾,大孙子死了,小孙子也生命垂危,他就变成蜻蜓专吃蚊子。后来,人们就做成了这样蜻蜓样式的耳环,祈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这些银饰品在海外展出的时候曾引起很大的轰动,包括香港在内的许多地区的银饰艺术家都对其造型、做工推崇备至、叹为观止。(井娟)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