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年·除夕·拜年
2005-02-05 07:16:21 作者: 来源:
关键词:
[提要]
往年老济南当腊月廿三祭灶后,家家便开始扫尘了,用新笤帚、鸡毛掸子扫屋。从墙壁到房梁,里里外外,将一年的积灰蛛网来一次大扫除,使室无纤尘、窗明几净。
街上更热闹了,从西门桥外到“城顶”,路两旁的年货摊鳞次栉比。年货大抵可分吃的、穿的、日用、迷信、玩耍、点缀六类。购年货的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呈现出一派“民丰物阜”的景象。
各家店铺生意红火,就连乞丐帮这几天也大发利市。乞讨者每到店铺门口先大喝一声:“掌柜的发财啦!”随即扯开喉咙唱道:“新年新月过新春,花红对子贴满门,三位神仙来送宝,一送金、二送银、三送聚宝盆……”店主施舍得比平日多二三倍。
年货置办后,主妇们要忙个不亦乐乎。除蒸各式面食外,又要备“年下菜”:红炖鸡、炸松肉、粉蒸肉、五香疙瘩炖肉丁……其中有一道“酥菜”在济南无论贫富则是过年必备的。酥菜一锅多菜,微咸中略带酸甜,别有风味,既可待客也可自奉。其做法别致:锅底先放几块骨头,再铺一层白菜。而后依次层层摆上鸡、鲫鱼、海带、肉、藕、金针等,最后浇上由酱油、米醋、白糖调配好的作料。先用猛火煮开,继用文火煨3小时,熄火前,浇上适量的香油,再焖些时候即可。
“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主妇们做好酥菜,喜欢分馈邻居。“刘嫂,你家今年的酥菜酸甜适口,真好!”“董奶奶,你做得格外香!”互相夸赞一番,平添了几分过年的热闹与喜气。
除夕可谓春节的高潮,家家户户贴上春联,门庭焕然一新。午后正屋的八仙桌前围上绣花红缎“桌头”,摆上祖先牌位,太师椅罩上红缎“披子”。儿童们戴着花面具进进出出;主妇在厨房里丝熘片炒……一种将近欢宴时的温馨之感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黄昏时候,每家都在大门外或十字路口焚香烧纸接“祖先”。满街焰火闪烁,香烟缭绕。接回“祖先”供上点心、水果、香茶,老幼咸拜,以示慎终追远之意。
除夕的晚饭称“团圆饭”,荤素杂陈,酒浆罗列。凡出门在外的羁客游子,例必赶回家来一叙天伦之乐。“亥子之际”即夜十二时前后,相传诸神下界,庭院里“天地桌”上红烛高烧,一家之主拈香跪拜,随之将纸元宝、松柏枝一起焚之,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松柏的清香,其时鞭炮声大作,似乎合成一团音响的浓云,腾上沉沉夜空。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不寐谓之“守岁”。屋内外灯火通明,照耀着壁上艳丽的年画,儿童们随心玩耍,大人围炉品茗、嗑瓜子、剥橘子、包水饺、拉闲呱……文人雅士则把一年中买到的最心爱的书籍、字画、古玩拿出来摩挲欣赏。兴之所至,哼哼几句“除夕诗”发一通感慨。夜半,下水饺之前,孩子们要向长辈“辞岁”———磕头如捣蒜。待长辈给了红纸包的压岁钱,得到久盼的“犒赏”后,才会高兴地睡觉。
晨光入牖,雄鸡乱啼,春节清晨,男子衣冠楚楚,络绎于途去各处拜年。“过年好!给您拜年!”“过年好!恭喜发财!”这是年年如此的礼数。都是满口的吉祥话,打躬作揖,膝关节和腿关节还要接二连三地弯几弯。至于家里,常见到这样一幕:北屋的大奶奶隔着玻璃窗望见来拜年的亲友进了二门;连忙掀起棉门帘迎出来,簇新的蓝缎大褂,油光的鬓上插一朵红绒花,那身影从帘子边一闪,“光芒”已照满四合院,接着是一片欢声笑语……
似水流年,移风易俗,一旦追忆,恍如隔世。
文/张稚庐
wyf![](/sdimages/xilan03_22.gif)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