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撒
2005-02-05 07:16:07 作者: 来源:
关键词:
[提要]
中国的语言是最丰富的。在中国语言中,济南老百姓的语言是最丰富的。这不是故乡情结所致,更不是敝帚自珍。仅举几例,便可看出其中奥妙。济南话中动词丰富多彩,许多细微情态、动作,济南话都能表现的淋漓尽致,活灵活现。书面语一个“抖落”,济南话有好几个词语可以和它对应:合撒(音hésa)、抖搂(音dóulou)、得塞(音dēisei)、抖擞(音dóusou)。
“合撒”的原意是通过手抖动使容器里多出的东西掉下来。经常见一些快餐店里掌勺儿卖炒菜的师傅,满满给顾客盛上一勺子菜,顾客一见心里高兴,然而不经意间那师傅手腕儿一抖,一“合撒”,多盛的菜又都掉回菜盆,然后盛到顾客盘子里,菜量自然就少了许多。在沙地上走路,时间一长沙子便会灌进鞋里,这时就需要脱下鞋来,“合撒合撒”鞋里的沙子。伏尔泰不是有句名言吗: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因此前行途中,请及时“合撒”出你鞋中的沙子。“合撒”的延伸义有二:撒落和哆嗦。例句:1、刚洗的
菜,叫你好好地端着你不听,这下子好,都合撒屋当面里咧。2、穿得太少了,冻得我一个劲儿地直合撒。
“抖搂”和“抖擞”的基本含义差不多,原意都是“抖动衣物以使上面的东西掉下”。如:“你抖搂抖搂包袱皮儿上的醭土(音bútu,浮土、尘土)再用,要不忒脏咧。”再如:“快把褂子脱下来,抖擞抖擞上边的雪花,要不一会儿都化咧。”“抖搂”和“抖擞”的延伸义也基本相近。一是“全部倒出”,如:“这孩子把包里的玩艺儿(玩具)全抖搂(抖擞)出来了。”二是“揭短、揭露”,如:“小心我把你那点儿破事儿全抖搂(抖擞)出来。”三是“摆脱、推卸”,如:“摊上这事儿,怕是一辈子他也抖搂(抖擞)不掉咧。”从语感上看,“抖搂”和“抖擞”的细微差异表现在,“抖擞”的贬义色彩要比“抖搂”浓一些。另外,“抖擞”还有一个含义:“张狂、不自重”,譬如:“这小子,这一闷儿(这一阵儿)净穷抖擞,快挨揍咧。”《金瓶梅》中也有这种用法,第九十四回:“姐姐几时这般大了,就抖擞起人来。”
“得塞”,基本义与延伸义和“抖搂、抖擞”相近,由于“得塞”一词源于鲁中话,济南西部鲜有人使用它。济南人常用“得塞”另一个延伸义,即冷天里乱脱衣服或随意钻出被窝,如说:“你就来回地得塞吧,非得感冒了。”
文/张继平
wyf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