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31 15:26:58 作者: 来源:齐鲁晚报
昔日济南腊八过后,大大小小的鞭炮摊陆续摆上街头。腊月十五以后,“年味”渐浓,长街幽巷里传来“请灶王来——”、“皇历啊——新皇历——”的叫卖声,划破了寂寞寒冬的长空。街头卖年货的逐日增多,而年画摊尤为引人注目。一张张花花绿绿的年画,在飘浮着鞭炮火药味的淡淡烟霭里,纵横悬挂在路边。年画以潍坊杨家埠的为主,也偶尔有上海的彩印年画。其内容大抵分四类:吉庆、风俗、故事、戏剧,每类二三十种。其中一幅《老鼠娶亲》颇有风趣:十几个老鼠皆穿大红坎肩,竖起圆耳朵、撅着尖尖小嘴直立而行。有掌旗的、提灯笼的、抬花轿的、敲锣的、吹唢呐的……描龙绣凤的花轿里还端坐着头蒙流苏盖头的老鼠新娘子,仪仗舆从悉如人世。记得某前辈曾戏赋诗曰:“老鼠今朝也做亲,灯笼火把闹盈门。新娘照例红衣,翘起胡须十许根。”
当年趵突泉外路南的劝业场里,有一镶金牙的黑脸汉子,他的年画摊最大。其人嗓门高,卖画时还辅以趣语,如拿着《全家福图》吆喝道:“看看啦!瞧瞧啵!儿孙满堂全家福,下包子(水饺)、放火鞭,老太爷捋着胡子喝盅酒‘得’块肉,够多大福分!”逗得人们笑逐颜开。
腊月二十前后,卖灶糖的上市了,灶糖是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王”(济南人称“辞灶”)的供品。千百年来各地对灶王有不同传说,济南一带是这样流传的:灶王姓张,他致富后休弃了患难贤妻丁香,娶了一个叫海棠的美丽姑娘,岂料后来家财荡尽,沦为乞丐。某日乞讨到前妻门口,丁香出来施舍时,他羞愧难当,一头扎进灶灰憋死了。只因他与玉皇大帝同姓,遂封为灶王。“灶王图”为木刻水彩套印。有意思的是,有的灶王图上,灶王旁还并列着一位簪珠霞帔大阿福似的“摩登夫人”——尊称“灶王奶奶”。她是复婚的丁香呢,还是海棠,谁也说不清。济南人不在庭院里同植丁香、海棠免得两位太太拈酸夹醋就缘于这一传说。
大家对“这尊神灵”并不太敬畏,只是担心“以口舌不利于君子”,故用灶糖粘住他的嘴,让他不在玉帝面前“外扬家丑”。灶糖是一种麦芽糖,大者如合柿,小者似橘,外裹芝麻,里则中空。卖者有一叉形支架,上置木盘,铺一层粉红彩纸。灶糖由大到小一层层排起来,宛若一座金字塔。祭灶时除供灶糖外,另备豆一盘,水一碗,那是饲喂“灶王马”的,以便让灶王骑上,风云兼程去“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黄昏时分,烧上香揭下旧图,贴上新图,把旧图夹在火纸里在厨房外焚之。鞭炮声声,还须如《三字经》般念叨着:“二十三,灶糖粘,吃灶糖,别多言……”最妙的是,早年邻人中一位老翁,祭毕还不放心,竟将一摊熔化的灶糖趁热狠狠地糊住灶王嘴,然后才恭而敬之地送其升天。这一天,“过小年”,“喝盅酒,‘得’块肉”是应有的“福分”。 文/张稚庐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