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遍山东 > 民间传说

济南的数九歌与消寒图

2005-01-31 15:26:15    作者:文/乔润生   来源:SRC-71  

关键词:
[提要]
   每年的严冬是以“冬至数九”为始(公历12月22日或21日)。冬至是农历24节气中的主要节气之一。数九是我国民间相沿已久的习俗,从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共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就是严寒冬日从开始到终结的日期。

    在民间多数人对24节气说不全,但对冬至这一天都会记忆深刻,每到寒冷难耐盼春暖时,就会扳着指头算着入九多少天了。因此,全国各地流传着各式各样的《数九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每个“九”的物候特色。济南等地就流传着:“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冻,八九雁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歌谣。

    数九开始,人们过去都以各种形式的《九九消寒图》来排遣冗长的冬日。据明代刘侗、于奕正《帝景景物略》载:“冬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一幅色彩斑斓的梅花图成形时,则已春回大地。

    另有一种涂格式消寒图,相传始于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俘后,押解至大都(今北京)。正值数九隆冬,他在被羁押的狱中墙上画一图,分为81格,以墨日涂一格,以寓严冬必尽,春日必归的信念,以后传至民间成俗。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笔,数九之中每日依次描画一笔。这种消寒图,仅在私塾的学生中流行,民间则少有使用。

    旧时,济南民间的娱乐活动十分匮乏,漫漫冬夜无以消遣,一般市民便聚在家中,以涂染消寒图为乐。那时,济南流行一种配有《九九消寒歌》的消寒图,据说是由山东著名年画产地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印刷的,歌有18句共252字,系清道光年间翰林王之翰所作,内容皆系农家田园的吉祥语句,颇受百姓喜爱。

    快节奏生活的今天,人们早已没有时间和闲情逸致去填字涂梅了,但《数九歌》和《九九消寒图》作为民俗的一个侧面,还是会常常被提起。

houhaihua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