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0 00:00:00 作者:记者 郝东智 实习生 孙勇杰 来源:SRC-70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鄄城的孙老家都是热闹非凡,今年也不例
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余位孙氏后人代表来这里祭祀先人。今年还
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就是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博士。为何孙老家
有这样大的魅力呢?
鄄城县的孙老家是兵圣孙膑的故里。
《史记》记载:“膑生阿鄄之间。"这“鄄"指的就是鄄城。20
04年10月2日上午秋阳正暖,沿着铺满黄灿灿的玉米、刚刚收获的花
生的路,我们来到鄄城县红船镇的孙老家。
纪念馆整天锁着大门
在鄄城县县委宣传部丁秋松的陪同下,我们走进了战国军事家孙
膑的故里孙老家。当地人提醒我们:“老百姓以前叫它‘孙轱辘庄'、
‘孙葫芦庄',这都是孙老家人的避讳,他们认为这是对孙膑的大不
敬。"
孙老家是一个普通而平静的村庄,孙氏祠堂红漆大门是锁着的。
一问才知道祠堂平时不开门,拿钥匙的是一个叫孙作善的人。我们来
到村东头找孙作善。村东是一片开阔地,一个麦场、一大片棉花地,
中间有座孤零零的仿古建筑,这就是孙膑纪念馆。正在此地的孙作善
拍拍手上的泥土,轻轻打开了孙膑纪念馆的侧门。
孙膑纪念馆进门是一面青灰色的砖砌屏风,绕过屏风,一排排的
石碑竖立在眼前,这就是将军碑林,张爱萍、 杨得志、杨成武等百
名将军的题词分立门两面,除此之外,还有上个月孙中山先生的孙女
孙穗芳博士的题词。穿过将军碑林,里面有一个庭院,坐北朝南的大
堂、分列两旁的东西厢房,组成了孙膑纪念馆的主体建筑。
孙作善把我们领到了一个六棱形石碑旁,这里刻着孙膑的“金口
诀",也是他最得意的地方,“老祖宗会的金口诀我也学会了,不信
我给你们算算。",尽管“金口诀"有些神化的色彩、不足为信,但
村民对“金口诀”的耳熟能详却也说明了孙膑兵法在民间的广为流传。
纪念馆东厢房四壁贴满了“孙氏大族谱",从孙武的父亲一辈开
始,直到今天遍布华夏的分支子孙。孙作善说孙老家95%以上的是孙
膑后人,他自己就是孙膑的70代孙。另外这张大族谱上面还专门介绍
了孙氏家族中名垂千古的人物,既有孙权、孙思邈等古代先贤,又有
孙中山等在近代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
走进大堂,迎面就是兵圣孙膑的“金身"坐像。墙上有色彩清丽
的壁画,用“孙膑放牛"、“上山学艺"、“田忌赛马" 、“围魏
救赵"、“马陵之战"、“著书授徒" 六个故事讲述了兵圣传奇的
一生。壁画虽然是1994年绘制,但有些已经剥落。孙作善说现在纪念
馆缺乏资金来维护,很多族人认为拿祖先的名字赚钱是辱没先人,整
天锁着大门,也宣扬不了孙膑文化。
回乡祭祖的人越来越多
离开孙膑纪念馆,我们回到了村子正中的“孙氏祠堂"。祠堂始
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占地十余亩,正殿5间,东西厢房各3间,
不幸于明崇祯年间遭兵火而毁。清道光年间重建后,共有祠堂3间,
坐北朝南。祠堂里面的内容和纪念堂差不多,还是以坐像、牌位、壁
画为主,吸引我们的是孙氏族人一直珍藏的明万历年间仿制的孙膑传
影(画像),画上的孙膑安然坐在车上,默然不语、若有所思,一派
仙风道骨。两旁的青铜色对联书“诞 右著兵法名垂竹简,辅齐政为
军师志在汗青",20个字概括了兵圣的一生。
院子里的条幅提醒我们,农历八月十八,这里刚举行过隆重的纪
念先人孙膑的仪式。孙作善告诉我们,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孙膑生日、
八月十八孙膑忌日,孙老家都会邀请全国各地的孙氏子孙来参加纪念
仪式,今年就有包括孙穗芳博士在内的40多人参加,别看只有40多人,
他们多数都是一个地方孙氏后裔的族人代表,一个人代表的可能是几
万甚至几十万人。院子里散落的红纸、零落的烛泪,告诉我们农历八
月十八的那场家族祭奠仪式,曾让这个平静的小村子热闹非常。孙作
善说,由于回乡祭祖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已经没有能力无偿提供食宿
了。
得知我们下午要去孙膑旅游城,孙作善说了句出乎我们意料的话,
“不能因为建设孙膑旅游城,让这里成为被历史遗忘的角落啊!"
这里要建孙中山纪念馆
午后,我们在鄄运河边找到了孙膑旅游城的大门。正门没有建好,
只能从南侧门进去,旅游城占地近1000亩,里面大部分地方还是荒草
丛生,道路平整、宽阔,我们可以驱车在这片埋藏着辉煌历史的荒烟
蔓草间穿行。
来到孙膑纪念堂一看,庭院高高,大门、侧门都是紧闭的。荒草
阡陌、泥巴、土墙、散落的石料都显示着还未完工的迹象,纪念堂旁
的人字形排水沟,边稀稀拉拉生长的几棵高粱倒是别有一番情趣。孙
膑纪念堂的门前是一片开阔地,这里是不久前孙中山先生半身像的奠
基处。旅游城内还准备在孙膑纪念堂的西面,建一座孙中山纪念馆。
孙膑纪念堂外观金碧辉煌,但里面的内容跟孙老家的孙膑纪念馆区别
不大,只是坐像和壁画更大气些。
没在纪念堂多逗留,我们直接去看纪念堂后的孙膑墓。据考证,
明代墓被黄河泥沙淤埋地下,1990年在村北向阳河东岸出土明嘉靖37
年(1558年)重修亿城寺的时候,发现了上刻“膑墓址深邃"的残碑,
经专家多方考证,确定孙膑墓址在此。我们看到的墓地是新修葺过的,
墓丘直径8米,封土高5米,四周砌以围石,墓前立碑一块,篆书“孙
膑墓"。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