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遍山东 > 民间传说

孔府媳妇不能回娘家   

2004-08-25 00:00:00    作者:   来源:  

关键词:
[提要]

    从山东省济南市,南下150多公里,到达孔子故里:山东曲阜。


    走进孔府,看着,看着,发现一个秘密:千百年来,不管是什么样的女人,那怕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女儿,只要她,嫁给了孔家,她就永远一次也不能活着离开孔府!

    天啊!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导游说,某某女孩,某年嫁给了孔家。这位可怜的小女孩,嫁人的新鲜感过去了,开始想娘家了。她哭哭啼啼。她实在是想念娘家啊。如何是好?孔家男人,灵机一动,就在这位孔家媳妇住的宅院外,另建一个与这媳妇娘家完全相同的左厢房,家具摆设完全一致,悄悄地,把这媳妇娘家父母请来,安排住在这间左厢房里:你不是想家吗?去吧,出门右转弯,左厢房里,你的爸爸妈妈在等着你啦。去吧,你不是要回娘家吗?快去快回啊。

    天啊,这就是孔家媳妇回娘家的真正内容!孔府男人一手导演的回娘家。好比,现代中国有个城市,把所谓全世界各国的住宅,都建一点点,集中在一个地方,“去吧,不是想出国吗?去看啊,看了这里,就等于出国啊。”当年,我也凑热闹,去看了,当时,也满足了。但是,等到有机会真正出国,才感到,真有个怪怪的被骗的感觉一样。

    中国清朝有位著名的皇上,真正地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孔家。自出嫁开始,至结束生命终止,这位公主,同样没能再回北京,同样没能在她真正出生的地方,再次看见过她的皇阿妈,再次见到她全部或大多数的兄弟姐妹。难道,这就是中国国封建社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真正意义?当年,皇上老人家也没办法,只好,七次下江南,就有六次路宿孔府。也许是视察工作,但是,我绝对相信,他老人家,总是有几次,是去看他自己的女儿的。

   今天,我在想,这些孔子家后代的男人,有何等本领,能玩成如此大事?


    远古时代,中国古代,女性是作为族群领导者的。以字为证:三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殷商民族所留存的甲骨文“帝”字,就是用会意的方式,表示女性是当时人类的祖先。这个甲骨文“帝”字,在现代电脑上是无法打字出来的。中国甲骨文专家认定:这个字,其上部就是一个倒置三角形或里面再有一个圆锥形符号,表示女性产门;下部三个分叉,表示繁衍分枝的子孙后代;中间还有一横两短竖,表示血缘由此一脉相承。一句话,“帝”的本义就是女性始祖。《史记. 殷本纪》里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女孩,吃了燕子蛋,就怀孕了,生下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商民族的女性共祖,是殷商人的“帝”。由此可见,那时的女性,其社会地位之高了。

    孔子的男性后代也许不服气,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方面,他在孔府内,建内宅和后花园,把娶来的女人,一辈子牢牢地禁固在家园里。另一方面,更高明的是,他们编出了一整套的理论文章:“妇”人嘛,主要是清扫家务;女人嘛,要有“女德”(至今为止,中国文字中,尚无类似的“男德”一词);“奴、奸、婪、姘、嫉、妨、妄、嫌”等字,全部从女旁,全部包含有对女性的贬视。时间长了,年代久了,试问,孔子时代以后的女人还能做什么?那时的女人还能习惯做什么?整个社会所能接受的道德规范又是什么?最后,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大颠倒:“道德文章从孔子始”,嫁进孔府中的媳妇,就必须遵守孔子家的规矩:女红、女德。那怕是大清朝皇帝的女儿也不能例外,连最起码的回娘家看望父母的权利都取消了!

    奇怪的是,多少个千百年来,许多人,自觉地接受了这一切!


    现在,孔府没人住了。孔府旁边的女孩,听说,几乎都自己走了:去北京,去新疆,去江浙,去南方沿海,自己谋生打工去了;有的也结婚生小孩了,回娘家?太容易了:什么时候想去,抬脚就可以去了。

hhh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