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遍山东 > 民间传说

城殇——济南的老建筑

2004-06-18 00:00:00    作者:   来源:  

关键词:
[提要]

    请不要在无知中毁灭我的母亲!

    我是泉城的儿子,我深爱着生我养我的这个城市,她是有些老了,古老的街巷,还有那些跨越三个世纪的建筑,但这正是这座老城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沉淀。缺了它们,还叫老济南吗?拆了它们,还能再追回吗?
   
    英国文物建筑学会指出,70年代发展的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我国文物保护界也有类似说法,即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年。在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冲突中,牺牲的往往是前者。

    1992年7月1日,矗立了80多年的济南标志性建筑--具有典型日耳曼风格,可与近代欧洲火车站媲美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起因是有人说"它是殖民主义的象征,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岁月……那钟楼的绿顶子(穹隆顶)像是希特勒军队的钢盔,有什么好看的?"简直荒唐之极。照此逻辑,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上海外滩建筑群理应夷为平地!

    1999年11月11日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墙一夜惨遭摧毁,郑孝燮、罗哲文等专家称之为20世纪末恶劣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事件。之前,还有福州三坊七巷的建设性破坏、贵州遵义和浙江舟山市定海老街区被拆。

    2000年2月,北京美术馆后街22号院的命运引人关注,类似这样的明清四合院维系着城市文明的起承转合,但主事者并不认为这栋拥有私人产权的旧民居会比一间豪华厕所更有价值。北京这座"世界都市规划的无比杰作"(梁思成语)被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强暴"得差不多了,知识界希望北京不要再一次丢脸。 

    "拆"已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公共语汇,出现在建筑物的身上,像一个个惊心触目的靶心标记。在仍有使用价值和文物价值的房屋被过早拆除的同时,大量的危房和棚户却长期保留了下来。旧城的破坏业已成为上个世纪中国城市建设者们最短见的城市行为。旧城被荼毒之后,宝贵的文明传统被割断,新城市对未来表现得无所适从,只好一味地抄袭,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无休止地折腾。

    午夜梦回的时候,是江南丝丝小雨,滋润我无尽的梦,如果还有选择,我会回到久别的南海岸。(完)

  来源:综合
 

hhh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