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遍山东 > 民间传说

山东人特殊的饮食惯制

2004-06-18 00:00:00    作者:   来源:  

关键词:
[提要]

 
 
    供神供祖的饭菜酒,一般忌双数,菜用三碗或五碗,饽饽用三摞(一摞五个,底下正放三个,上面先倒放一个,再正放一个),捞饭(俗称"圣饭",米不全熟)三碗,筷子竖插饭上。有用面做猪头、做猪为供的,当是昔时杀猪办祭的遗风,酒祭以壶盛,祭时洒地上。

    各地在各种节日和某些季节、场合都有一些集体吃饭的习俗。如"乞巧饭",潍县每到农历七月七日,闺阁中之少女各出米麦等,共做饭,于是日黎明食之,七人一组,谓之"乞巧饭"。这种少女集体吃饭的习惯,山东其他地方也有,季节不尽相同,有在正月十六的,有在清明的,有在七月七的,但统叫"吃巧巧饭"。又如吃会,荣成县龙须岛一带,从前每到农历三月三日,必有"吃会"之举。各村中有船有网的人家,推出一户于当天中午,备下干饭、汤菜,全村老少都来赴会。会址或设在备饭人的院里,或设在海边"网铺"周近。届时村村吃会,热闹非凡。

    吃公饭,临清地方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有"吃公饭"的习俗。前数日,村中即有人出面操办,挨户请人参与,筹麦、筹钱,请先生管帐、管伙,请厨师做饭菜、办酒席,选总理安排地点,派人到各处借桌、借椅、借板凳、借杆、借席,动手搭棚。至期,各家各户报了名的人,一天不再劳动,兴高采烈地到指定地点吃公饭。传说这一天是"关二爷"的生日,大家吃公饭演的就是"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打平伙",流行于鲁南各地的聚餐形式,一般在秋冬季举行。在滕州,因打平伙多是喝羊肉汤,所以又叫"吃全羊"或叫"算羊份子"。公推"伙头"凑钱买羊,由"伙头"主持宰杀烹制,夜晚众人自携碗筷、煎饼,"伙头"按人分配,集体就地吃喝,杀羊、烧锅的按古俗分得羊头、羊肚等杂碎。微山湖区妇女打平伙的方法是,平日每人各出几枚鸡蛋或鸭蛋,结成鸡蛋社或鸭蛋社,通过借贷生息,积有一定数目即择日割肉打酒吃喝。

    各地还都有一些拾取野物在野外掘地烧烤食用的。胶东名叫"烧窑",鲁南则称"焐窑子"。

   来源:综合

hhh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