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5 09:58:00 作者: 来源:
冬游重装备指数
适应温度:零下50℃~零下10℃
必穿衣物:去高寒地区旅游,从头到脚服装建起御寒屏障。最外层的衣服应有防风性,可选呢绒、毛皮或皮革质地的服装。选羽绒服的面料越轻薄越好,并且在折叠时能叠的越小越好。一定要戴帽子,人体50%以上的热量是从头部和颈部散失的。寒冷和风大的地方最好戴上有护耳的帽子。戴一副鸭绒手套。为了防止湿脚难受,最好多带两双袜子和鞋垫,最好穿高筒防滑雪地棉鞋。极寒的两极地区要配齐专用极地探险系列的双层抓绒衣,Thermastat材料的内衣以及雪地靴。对于纬度较高的高寒区域,皮大衣、羽绒服、皮帽子、棉手套、毛毡鞋必不可少。
购置地点:极寒装备可去市内各大特种户外专卖店购买,其余装备到了当地后,旅行社会提供。高纬度地区高寒装备除了部分在广州大型商场购买外,还必须到当地购买皮、棉大衣和毛毡鞋。
注意事项:雪地紫外线反射强烈,眼睛会出现雪盲症状,因而要配备太阳镜。另外,还需配备SPF25以上防晒霜。尤其是下巴内侧、鼻子、耳朵内侧等易被忽略的部位。数码产品在零下20℃以下时,电池易“放电”,相机“失灵”,快门不能按下。在户外拍摄完后,要及时将相机放进外衣里面“保暖”,用时再拿出来。此外,一定要多备些电池。
俄罗斯圣彼得堡:白茫茫的艺术世界
装备提示:凡是看过前苏联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会对这里的冬天心生恐惧。冬季平均气温零下6.5℃,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是零下8℃,最低气温零下一二十摄氏度。积雪期持续132天。一定要穿上皮大衣、羽绒服。俄罗斯皮大衣世界闻名,可到当地再买,其他装备在广州配齐。
推荐理由:冬季的圣彼得堡别有风韵,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整座城市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由于桥梁运河众多,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在这里,人最集中的地方不是商场而是博物馆、画廊。冬季去将有更多的时间欣赏丰富的馆藏。另外,俄罗斯的许多表演到了夏天都会到世界各地巡游,冬天回到俄罗斯,因此冬天可以享受夏天游客无法享受到的艺术之旅。
冬日体验:大雪簌簌地下着,静静的白桦林,古老的教堂,圆木盖的农舍……走在厚厚的雪地上,呼吸着冷冷的空气。圣彼得堡处处彰显着典雅的美,这种美收藏在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的展厅里,描绘在大教堂的穹顶上,也凝聚在普希金的诗行里。在圣彼得堡搭乘马拉的雪橇——俄罗斯传统的三马车,身边响起叮叮当当串串铃声,耳边是飕飕风声轻轻吟唱;到了12月,冰上垂钓和路上滑雪的好戏也将陆续上演。如果你热爱艺术欣赏,冬天造访俄罗斯更是绝佳选择,一流的芭蕾舞蹈表演,相对较夏天更容易以合理的价钱买到芭蕾演出的入场券。在观光之余,更可徜徉纳夫斯基大街,这里有很多售卖充满民族特色商品的店,一定可以买到喜欢的纪念品。
资讯加油站
签证:团体签证提交护照到旅行社即可;个人办理签证提交有效护照及护照主页复印件、照片1张、签证申请表、俄罗斯签发的旅行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及俄罗斯旅行社签发的确认函原件及其复印件。
交通:广州到俄罗斯目前尚未有直航航班,游客可乘国航到北京转机到圣彼得堡。
美食:鱼子酱、红菜汤。涅瓦大街18号的文学咖啡馆是普希金最爱的咖啡馆,三套车饭店有精彩的表演和俄罗斯风味食品。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