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3 09:41: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已开工改造四个多月的老舍故居露出“新容”了!21日探访时发现,老舍故居“修旧如旧”,更添历史风韵。老舍的文章也“爬”上了院墙,述说着老舍与山东青岛的不解之缘。据悉,该工程将于下月结束,届时一个极富文化气息的老舍故居将呈现在市民及游客眼前。
老舍“华章”爬上墙
21日再次来到黄县支路12号的老舍故居,此前为施工方便而安装的绿网已拆除,两层老楼已经露出了“新容” ,黄褐色的外墙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可谓“修旧如旧”。据施工人员介绍,由于年代久远,老楼屋顶被拆除,但保留原结构承重柱,在对承重柱进行修复加固并进行防虫防腐处理后重新进行铺板,做防水、保温等措施后再铺上牛舌瓦。墙面采用水刷石,以保留原建筑的历史厚重感。
在院墙上,不仅有老舍的肖像,还有他在青岛生活时的作品,《五月的青岛》、《老舍先生与酒》、《青岛与山大》等小文记录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老舍先生在青岛工作、生活时的所见所闻。进入院内记者看到,此前垃圾遍地的院内已整理一新,正在做路面铺装处理。在小院的一角,一间水泥小屋取代了原来破败的老房,这里将变成“老舍书屋”,可为游人提供纪念品和老舍的著作等。
二楼将设“老舍茶馆”
据工程设计人员介绍,大院将恢复老舍一家当年居住时的院落风情,用青石板铺路,在门口安装两扇铁艺花式院门。因老舍先生生前喜爱花草,故院落周边将栽种各种花草树木,前院中间的圆形花坛中央将栽种一棵冬青树,并立一尊老舍先生树下读书思考场景的铸铜雕像。除了院外墙面上附有老舍的著作外,院内墙面也将以连环画形式介绍老舍生平和著作,其中部分著名章节场景以浮雕形式表现,供游人拍照留念。而东面院墙将仿制《骆驼祥子》中老北京的街景,院墙前将制作骆驼祥子拉车的雕塑造型,比例为1:1真人大小,可供游人拍照。
故居二楼的小楼老窗已拆除,换上了结实的钢窗,地板也全部刷过一遍,塌陷、软化的现象不复存在。工人们正忙着进行阁楼和二楼的装修工程。据了解,一楼将布置为展厅,二楼是茶馆,阁楼为休闲之所,主要添设一些软装饰。展厅内将展示老舍的文房用品、书籍、字画、武术器械等物品,通过现代科技影像技术,全方位展现老舍先生的大师风采。特别在影音展厅内,将运用现代电子、灯光、影像等设备,展示老舍生平和著作。二楼将设置为“老舍茶馆”,在四间茶室内将摆放老舍先生的专题影像片、查阅文化名人资料,游人可通过休闲品茗的方式来体验茶馆内的文学内涵和学术气氛。
另据了解,故居改造暂定名为“老舍老舍——骆驼祥子纪念馆”,除了外部的仿古改造外,馆内的藏品收集更是此次复原工程的重中之重,目前市南区文化局旅游局正在做相关的筹备工作。据介绍,老舍故居位于小鱼山名人故居群的中心位置,将与康有为故居一道串起名人故居游线路,增添青岛旅游的深度,成为一处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