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以下主题,由大赛组委会组织记者采访、作家改编50篇演讲素材,供参赛选手选择。5、各地文化部门、有关高校广泛宣传,认真组织高等院校、文化传播机构、文化企业、非遗从业者、非遗爱好者积极参赛,组织得力、成绩优秀的颁发最佳组织奖。[详细]
葫芦烙画,是以烙铁代笔,运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光滑坚硬的木质表皮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作品。12月8日,葫芦烙画技艺传承人刘鹏走进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向学生和家长们介绍了这一“神奇”的技艺。[详细]
如果您尚未关注我们,可点击标题下方的“非遗中华”关注我们,并转发您喜爱的内容。在彝族歌谣《万事万物的开端》中,相传漆器是由狄一伙甫所创,距今约一千七百年,具体始于什么年代,今人已无法得知。[详细]
9月20日上午,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活动曹州面人传承人穆绪建 国家级非遗项目曹州面人的代表性传承人穆绪建,一边现场制作面人,一边向大家讲述这项非遗“绝活”的传承故事。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活动非遗静态展示区 紧挨着年...[详细]
为推动中国剧场创作观念与方式的变化,培育新的创作力量与观众,10月6日,受戏剧节组委会邀请,莱芜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莱芜市省级非遗项目“贾家洼村傀儡戏”在雪野旅游区韩涛美术馆露天剧场傀儡剧专场表演了《收岑鹏》选段,受到了同行业艺术家及观众的充分肯定与...[详细]
为更好地建设省非遗保护中心聚匠网,形成在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意创新模式,共同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整合交易平台,6月25日至29日,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福成率领聚匠网团队一行,实地走访了德州市各县区文化馆及非遗传承人传习基地,现场调研了...[详细]
13日下午,由山东省文化厅主办,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承办,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协办的“讲好山东非遗故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演讲大赛在山东省文化馆正式启动。[详细]
昨天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由烟台市文广新局主办,烟台市文化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市民逛展热情又迎来小高峰。9月30日,由烟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烟台市文化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详细]
2018中国戏曲文化周于10月1日至7日在北京园博园举行,地方戏展演、园博传统音乐演出、戏曲科幻秀、花车巡游……当中国传统文化“摸得着”“看得到”,中国戏曲文化周成为连接古今的“钥匙”,经典艺术穿越千年仍然能够打动人心。[详细]
产于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喜庆吉祥为主题,绵延数百年,是中国著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通过这次活动,希望把杨家埠木版年画印刷技艺展示给大家,让世界更多人了解我们山东文化。[详细]
近日,山东省规委会第四次会议原则通过 《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 《名城保护规划》)。在历史城区内,分布着109处文保单位、3片历史文化街区、38处省级历史优秀建筑、214处建议历史建筑,以及刘家庄、魏家庄、古城三大地下文物保护片区。[详细]
9月28日至30日,以“大儒商道 至诚天下”为宗旨、以“新时代、新动能、新儒商、新愿景”为主题的儒商大会2018在济南举行。“山东老字号特色产品展示区”现场展示技艺、产品的还有德州扒鸡、潍坊风筝、东阿阿胶、东明粮画、鲁绣、诸城派古琴、泰山玉、巨野工笔画、淄...[详细]
2018年9月7日至10月,由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工艺美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济南葫芦工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的《非遗传承发展成果展系列活动之——中华葫芦艺术展》在山东省文化馆举行。[详细]
9月22日,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迎来东营专场——“刘氏布偶”。”课堂上,传承人刘培宗借助视频短片,为学生们介绍“刘氏布偶”的起源与发展,大家听得津津有味。随后,刘培宗开始详细讲解布偶制作,学生们同样听得认真,大家都想亲手做好一个可爱的布偶。[详细]
2018年9月25日上午,“大师引进工程”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山东省文化馆开幕。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冯庆东,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副馆长赵新天,以及王辉亮、于新生、李兆虬、赵英水、孙华进、徐玉华、邹方臣、王胜华、韩新维、刘胜军、姜超、...[详细]
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9月13日至17日在济南成功举办。根据《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章程》,8月4日参与组织召开了初赛评审会,评出233名(泥面塑42名,...[详细]
9月13日,随着两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同推开设置在主展馆外的竹编装置艺术作品的大门,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