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12月25日讯(记者 韩静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朋友们你们看,风筝在天上飞,刘健在地上追,他一边跑一边笑。”25日上午,在山东省文化馆内,选手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讲好山东非遗故事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演讲大赛决赛正在激烈的进行中,22位决赛选手联手奉献了一场精彩的“非遗大餐”。
![](https://appimg.dzwww.com/2018/1226/20181226090543259.jpg)
此次“讲好山东非遗故事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演讲大赛是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承办,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协办。大赛以“展现山东省非遗资源多样性和独特性”、“表现非遗人工匠精神和创业历程”、“宣传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热情”、“讲述非遗人在非遗传承中的感人故事”等为主题,由记者采访、作家改编形成50篇演讲素材,供参赛选手选择。
![](https://appimg.dzwww.com/2018/1225/20181225090357763.jpg)
“本次活动是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和省弘扬传统文化、‘讲好山东故事’等政策的具体措施。这项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尤其是经过现场采写后,非遗传承人的事迹、精神被广为人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调研员蒋士秋对活动进行了总结。
![](https://appimg.dzwww.com/2018/1225/20181225090323773.jpg)
据了解,活动自9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千余名省内外非遗爱好者、演讲爱好者的热情参与。大赛分为“高校组”、“社会组”两类,高校组由来自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临沂职业学院等高校的选手进行了精彩的角逐;“社会组”参与人员则来自各行各业,有高校相关专业的老师、有广播主持从业者,也有普通的演讲爱好者。经过演讲视频的报送、初选、复选及网络投票等综合情况评判后,组委会从符合要求的前100名选手(高校组、社会组各50名)选出22名优秀选手(高校组、社会组各11名)进入本次决赛,由终评委员会从仪表形象、演讲内容、语言艺术、时间控制四个方面对选手进行最终评选。
![](https://appimg.dzwww.com/2018/1225/20181225090340839.jpg)
大赛终评委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掖平对“社会组”的表现进行了点评。李教授认为:演讲和朗诵最大的不同是,朗诵带有表演艺术的味道,而演讲是说话的艺术,所以演讲时要去掉背景音乐;其次,切记把“不能添彩反而掉分”的道具搬上舞台,处理不好反而会变成对物品的“讲解”;第三,演讲的基础是文本,文本要表述清楚、简洁,不要故弄玄虚,更不能罗列资料,使其成为解说词;第四,要制造气氛、渲染氛围,把自己和观众的心连接在一起。“要想打动观众,首先要打动自己”;第五,演讲语言要抑扬顿挫,有收敛、有张扬,这样才能吸引观众,传达感情。
经过激烈的比拼后,大赛最终结果出炉:
高校组
一等奖:王皓翔(山东艺术学院)
二等奖:付彦楠(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陈永垚(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三等奖;何睿珊(山东艺术学院)、陈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蓝天(山东艺术学院)
优秀奖:李洁、张偌晨、宫泽昊、颜涵、于东辰
社会组
一等奖:崔璨(潍坊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二等奖:张骁将(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赵华君(山东省肥城市文化传媒局)
三等奖:梁宇(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夏凡斐(山东话剧院)、任潇(主持人)
优秀奖:宋宗周、徐洁、王睿璇、张丽萍、王君
大赛评审结果将依照程序公示,无异议后进行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