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新闻

聚雅空间4月展览|徐丙速 山水画写生艺术展

2025

/ 04/0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手机查看

  展览时间:2025/4/1—2025/4/29

  展览地点:山东省文化馆二楼聚雅空间

  指导单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文化馆 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

  大众网 齐鲁晚报书画院

  协办单位:泉城美术

  徐丙速个人简历

  就职于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本科、硕士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并受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胡伟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党震老师,长期致力于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研究,作品《高峽出平湖》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作品《高峽入苍穹》入选第五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作品《高峽映九天》入选“轩辕情 中国梦——2025·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24年参加四川省第四届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并获个人全能一等奖,书法个人单项一等奖,微课个人单项一等奖,创作个人单项一等奖。

  徐丙速《形色重构:几何山水中的长征史诗》展览的视觉革命与历史叙事

  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谱系中,徐丙速始终是一位以“解构传统、重构当代”为方法论的前沿探索者。其最新个展《形色重构:几何山水中的长征史诗》以四川长征山水为叙事母题,通过纸本水墨的媒介实验,将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程式、色彩体系与几何抽象的形式语言熔铸为一种全新的视觉语法。这一展览不仅是对红色历史的空间转译,更是对当代中国画本体语言的一次深刻叩问。

  一、形色解构:几何秩序与笔墨传统的共生

  徐丙速的创作始终游走于“形”与“意”的辩证张力之间。在本次展出的十二幅作品中,山体被提炼为三角形、矩形、梯形等几何模块,这种对自然形态的理性切割,显然受到20世纪西方立体主义对物象分解重组的影响。然而,艺术家并未止步于形式移植,而是以中国画特有的笔墨体系为根基,将几何图形嵌入传统山水画的皴法系统中。例如入选“轩辕情 中国梦——2025·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的作品《高峽映九天》中,斧劈皴的凌厉笔触被转化为几何边缘的折线,披麻皴的绵密肌理则演化为块面内部的肌理填充。这种“以皴塑形”的技法创新,既保留了山水画“骨法用笔”的书写性,又以几何秩序重构了山水的空间结构,形成一种介于抽象构成与具象山水的视觉间性。

  色彩体系的革新是本次展览的另一突破点。徐丙速摒弃了传统水墨“随类赋彩”的程式化设色,转而以鹅黄、灰蓝、赭石、翠绿、石绿等高饱和度的矿物颜料构建画面基调。这些色彩并非对自然景观的简单模拟,而是被赋予象征功能:鹅黄隐喻晨曦中的革命曙光,灰蓝暗示行军途中的险峻气候,赭石与翠绿的并置则昭示着土地的生命力与战士的坚韧意志。例如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作品《高峽出平湖》中,贴箔色块以蒙德里安式的网格分割画面,与水墨皴擦形成的灰色过渡带形成冷暖对抗,色彩的平面性与笔墨的纵深性在此达成微妙平衡。

  二、历史转译:长征叙事的空间诗学

  徐丙速的创作始终承载着对历史记忆的视觉重塑。本次展览以红军长征路线为地理坐标,将四川的雪山、峡谷、激流转化为符号化的山水意象。与以往革命题材绘画的宏大叙事不同,徐丙速选择以“微观史诗”的视角切入历史:画面中既无具象的人物刻画,亦无激烈的战斗场景,而是通过山体形态的险峻奇崛、色彩的情绪张力以及空间结构的压迫感,隐喻长征途中的精神跋涉。例如《高峡入苍穹》以垂直构图强化山体的陡峭感,几何块面的叠加形成视觉上的“重力挤压”,而画面顶端的一抹鹅黄色调则如穿透云层的希望之光,构成了一种饱含宗教感的崇高美学。

  这种历史叙事的抽象化处理,实则暗合了中国古典山水画“以景载道”的哲学传统。徐丙速将长征精神转化为山水的“气势”与“骨相”,使革命历史叙事脱离了图解化的窠臼,升华成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精神图式。正如艺术家在微课中提出的核心命题:“山水不仅是自然客体,更是民族集体记忆的容器。”

  三、本体追问:综合材料绘画的边界拓展

  作为综合材料绘画领域的青年艺术家,徐丙速在此次展览中进一步模糊了水墨与当代艺术的界限。纸本媒介的脆弱性与矿物颜料的物质性形成张力,几何形式的冷峻理性与水墨晕染的感性渗透彼此制衡。这种对材料物性的极致挖掘,不仅拓展了水墨的表现维度,更暗喻着长征精神与土地的血脉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徐丙速的创作始终保持着对绘画本体的忠诚。即便在形式极度简化的几何构图中,我们仍能清晰辨认出郭熙“三远法”的空间逻辑、黄宾虹“五笔七墨”的笔墨体系。这种“在颠覆中传承”的创作姿态,恰是当代中国画突围的典型范式——它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以当代视角对其内核的重新激活。

  结语:重构中的史诗

  徐丙速的《形色重构》展览,以几何山水为媒介完成了一次双重叙事:既是长征历史的诗意重述,也是中国画当代转型的方法论实验。在这里,革命记忆与形式革命互为表里,历史重量与视觉轻盈彼此交融。当观者凝视那些被几何切割的山体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四川的险峰激流,更是一个民族在绝境中重构秩序、于裂痕中寻找光明的精神史诗。这或许正是徐丙速艺术最核心的学术价值——他将中国画的笔墨传统推向当代语境的临界点,并在那个临界点上,让历史与形式共同获得了新生。

  徐丙速作品赏析

  《高峡淬霜华》53x70cm

  《高峡叠翠阵》53x70cm

  《高峡渡天堑》53x70cm

  《高峡架长虹》53x70cm

  《高峡辟天光》53x70cm

  《高峡启新元》53x70cm

  《高峡悬星汉》53x70cm

  《高峡跃金晖》53x70cm

  《高峡孕春雷》53x70cm

  《高峡筑云梯》53x70cm

  《高峡勒苍痕》53x70cm

  《高峡印屐痕迹》53x70cm

  聚雅书画展览

  山东省文化馆聚雅书画展览,是山东省文化馆发挥阵地优势,利用场馆的回廊空间打造的一个书画展览品牌。聚雅书画展览注重艺术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为观众提供一个不同的艺术视觉空间。聚雅书画展览以业内专家推荐提名的方式,推荐作者参展,每期推出两名当代中青年书画家参展,展期为一个月。参展画家均可报名成为山东省文化馆的文化志愿者。馆内精心策划展出的每一期展览,深受参展艺术家的高度认可和观众的褒奖。聚雅书画展览拓展了山东省文化馆的展示空间,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全民艺术普及环境。

责编:盆鑫雨


审签:臧文博

责编:盆鑫雨


审签:臧文博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