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观察

2025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启动 山东梆子表演人才培训班临沂开班

2025

/ 06/2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6月23日,由临沂大学主办的202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山东梆子表演人才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我院顺利举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王尚,临沂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庄波,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士秋,聊城市山东梆子剧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张玉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梆子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杨圣军,第20届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李新花出席,仪式由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解克萌主持。

  王尚在讲话中指出,培训班是践行国家非遗保护战略的重要举措。他强调,振兴戏曲艺术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和民族精神的维系传递,而戏曲青年演员的创新传承对于戏曲的保护传承至关重要。他充分肯定了临沂大学在全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中的做法,特别是在尊重地方戏创研规律、强化非遗研究学术支撑功能、建立传承人成长追踪机制、培育潜在的受众根基等四个方面的成效。

  庄波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临沂大学的基本办学情况,充分肯定了音乐学院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戏曲艺术等方面的做法。他指出,山东梆子承载着乡村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是传承地方历史文脉、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本次培训班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行动,也是创新引领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大家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出积极贡献。

  授课教师代表杨圣军发言,希望学员珍惜培训机会,力争学有所成,为山东梆子非遗传承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田迎春代表全体学员郑重承诺,将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以实际成效回报各级关怀。

  仪式最后,与会领导、专家为学员颁发录取通知书并合影留念。临沂大学音乐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师生代表参加了仪式。

  据悉,培训班坚持因材施教、问题导向、案例教学,采取课堂教学、实践训练、观摩研讨、演出展示等形式,按照“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现场教学(经典剧目复排、经典唱段学唱)+戏曲理论教学+艺术实践(舞台表演)+学员观摩剧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山东省内山东梆子戏剧(院)团演员进行集中培训。帮助山东梆子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形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表演基础和表演能力,具有传承与创新精神的山东梆子表演人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次培训为期一个月,共有30名学员,分别来自聊城、菏泽等地市。

责编:王潆梅


审签:臧文博

责编:王潆梅


审签:臧文博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