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原创游记 >亲子游

山东:促进考古发现成果转化 考古旅游和研学不再远

2021

/ 11/05
来源:

大众报业·齐鲁晚报

作者:

张向阳

手机查看

  考古发现不能“识未人闺深在养”
  促进成果转化,考古旅游和研学不再远

  近百年来,山东一代一代的考古人接续奋斗,不懈努力,通过考古发现与研究阐释,构建起了从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直至齐鲁文化的体系完整、承上启下、环环相扣、从未间断的史前文化体系,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作出了山东贡献。但多年来,这些考古成果公众了解不多、社会影响不大、学界认知不足,可以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破解这一尴尬呢?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发布了“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廷琦认为,此次组织专家评选出我省百年考古的百项成果,并公之于众,就是为了确立其地位、宣传其意义、扩大其影响、昭示其价值、彰显其作用。
  在具体保护措施上,山东将针对百年百大考古成果的实际,一项一策,加大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科技支撑,切实把这些珍贵的考古成果保护好,让历史文化遗产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这百项考古成果以其适当的形式延续在齐鲁大地、延续在人们的脑海与记忆之中。
  伴随着全社会的“考古热”,发挥考古发现的作用,增强文化自信,让考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已成为摆在考古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然而,长期以来,考古工作者陷入繁重的考古任务中,难以从事研究攻关和成果转化。
  对此,王廷琦表示,下一步要组织精兵强将,跨学科合作,校地合作,加大研究力度,争取突破一批课题、推出一批成果、培养一批人才,进一步彰显百年百项的学术价值,扩大其社会影响,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山东贡献。
  这次入选的沂水跋山遗址项目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是2020年启动的一项抢救性发掘项目,出土了丰富的古人类遗物遗迹,对于建立我国东部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序列,论证中国—东亚人类的连续演化,研究当时人类的技术特点、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背景,具有重大价值与意义。如今,该项目已从抢救性发掘转变为主动性发掘,将持续开展系统全面地发掘和研究工作,扩大其影响力。
  考古遗址公园既能展示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又能让社会公众融入其中,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一种形式,其建设进展受到了公众的关注。数据显示,目前山东已经有6家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分别为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曲阜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城子崖考古遗址公园、两城考古遗址公园。山东已将1180余处省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其中建成并开放景区620处。
  王廷琦表示,目前已经启动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计划到2025年建成20个考古遗址公园。同时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创建A级景区,依托遗址遗迹考古发掘的成果来展现历史特色,吸引更多公众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同时,要推动考古旅游,促进文旅融合,推动包括百项考古成果在内的文保单位对外开放。
  据悉,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未来将通过制作重大考古发现数字化宣传片、展览展示、讲座报告、多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形式,让考古工作走出“象牙塔”、走进公众,促进考古成果的转化,提高群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参与度。同时,与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开展考古研学、考古夏令营、小小考古家等活动,讲好山东故事。

初审编辑:臧文博

责任编辑:陈新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