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原创力量

文化济南 | 刘新锁:平凡世界里的“个人奋斗”精神永不过时

2021

/ 08/2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刘新锁,山东滨州人,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及当代作家作品批评。现任教于济南大学文学院,为山东省作协签约评论家,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平凡的世界》所反映的价值观真过时了吗——这个话题近两年里,突然在网络上热了起来。在很多人眼里,孙少平、孙少安的励志故事具有时代局限性,他们所代表的逐梦与“个人奋斗”精神已失去现实意义。对此,“作为一名曾经通过个人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命运并且目前依然在努力着的中年人”,刘新锁近日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主持人:通过您的作品和论文,发现您对《平凡的世界》中“底层人”孙少安、孙少平顽强进取和自我超越的精神有过深刻剖析,当前网络上也有很多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流传。您能结合路遥的这部著作,对那些仍在平凡世界里努力超越自己的奋斗者说点儿什么吗?

  刘新锁:我那篇论文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励志圣经”,曾经激励了千千万万出身于草根阶层的青年人,试图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己的身份与命运。即便他们的拼搏、奋斗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还是会焕发出亮丽的精神光芒,这无疑具有一种美学意义。

  但是,我们也不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假如社会长期以来阶层固化严重、流动性不足,甚至丧失且完全没有得以改善,在这样的环境中“底层人”付出再多努力最终也是徒劳的。长此以往下去,这类作品的虚幻属性渐渐显现,其倡扬的“个人奋斗”话语范式是否可能会对人们最终失效?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学问题,或许还关联着一定的社会现实问题。目前,我们全社会对此有着非常深切的认识,正在大力张扬“不能让贫穷代际传递”、“奋斗精神永不过时”等价值理念,并且正在把这种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付诸于现实,将此类理念落实到社会机制与制度层面。这对那些正在各行业、各领域抛洒汗水和心血,努力以此来改变自己阶层属性与命运的奋斗者来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这里,作为一名曾经通过个人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命运并且目前依然在努力着的中年人,我想对身边那些奋斗者说——不管外在环境与条件如何,或许我们真正拥有并且唯一可以依恃的,就是我们永不言败的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让我们全力以赴把这些品格所具有的能量,进行最大化变现。

  机会永远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强大自身才是王道。这或许有些鸡汤味道,但事实证明有效而且我们也别无选择。否则,我们恐怕只会更加一无所有。

  最近网上一位中科院博士的学位论文后记突然在网络上走红,或许同样源自其讲述的“底层人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故事唤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心灵共鸣,其与《平凡的世界》采用了同样的话语范式,共享了同样的价值理念。

  主持人: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相由心生”,民间也有所谓的“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作为一位文学博士,您能否举例说一下文学艺术在塑造人的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刘新锁:文学艺术素养的提升在塑造人的性格气质方面,最直观的作用或许就是对谈吐的影响。拥有一定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之后,个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技巧肯定会有所不同。就如同那些在“有文化”与“没文化”之间进行对比的网络段子,虽然是出于搞笑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的也是实际情况。

  就更深层和更根本性的层面而言,文学艺术的作用或许在于对外界认知与自体认知的深刻影响。较为深厚的文化素养,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思考、体察和领悟“世道人心”,以更宽容、更开放的胸襟与气度,去理解和接纳世界与人性的复杂多元、幽微曲折和参差多态,帮助我们避免狭隘、偏执、片面、粗暴地去认知一切,不用简单化、二元对立的方式评判事物,不轻易被某种先入为主的观念甚至偏见所左右和裹挟,能够尽可能保持独立思考、理性认识与同情性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做出判断时依据常识而不是依据情绪化的宣泄或无主见的盲从。

  当我们有了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后,我们可能自然就具有了某种能力,能够发自内心地去感知善、体会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葆有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与诗性唯美的精神空间。这听上去似乎有些“玄乎”,但这对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言又是非常必要的。

  主持人:民间长期以来流行着一句俗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作为一位文学院的教师,您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您对理工科大学生阅读文学类书籍有什么建议?

  刘新锁:这句话应该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为流传的,在当时甚至具有意识形态的正确性,时至今日依然被很多人奉为圭臬。

  不可否认,这句话有一定的合理性。数理化是理工类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也是一个人在未来发展能够学有专长、学有所用的前提。俗话说“艺多不压身”,这里的“艺”恐怕更多还是指实用性技术或技能。尤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更强化了这句话的真理属性。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人文、艺术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所特有的价值与意义。人文、艺术当然难以在短期内转化成生产力并创造社会财富,但它特有的浸润人心、促使人们向善向美的文化功能,毕竟是一些纯粹理工科知识无法取代的。这无疑有助于提升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格。

  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工科的知识才作为知识,只珍视具有实用价值的精神产品,恐怕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家提出的“君子不器”、道家的“倡天道”、“反机心”等理念,在今天依然有合理性,西方思想家马尔库塞所展现的“单向度的人”生存图景和马克思·韦伯对“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现象及其恶果的深刻反思,同样有着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

  当然,这不意味着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近期网络上正好有人提出“文科误国”的说法,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极其荒谬的。在高度认同“科技强国”的价值理念的同时,不能因此妄言“文科误国”!文科没有那么巨大的能量,也不足以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

  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怎样阅读文学类书籍”这个问题,我实在无法开出具体的书目,因为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学阅读水准也参差不齐。当年,我读硕士时住的是一个不同专业学生混合的宿舍,同宿舍有一名化学系的同学,他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解读,我感觉比很多文科生甚至是文学专业的同学都要准确。

  阅读是分层次的,无论什么专业背景,读书都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外行到内行的嬗变过程。一些作家或文学研究专家的阅读起点,也未必是了不起的世界名著。我只能说,自己喜欢、感觉对自己有启发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如果完全读不进去,即便是公认的伟大经典,对你而言也没有太大意义。

  当然,这有两种可能:或许是因为你水平还达不到,也可能是这一类型作家或作品完全不是你的菜,你今生可能都会与他们无缘,自然不必勉强去承受阅读的煎熬。不过,我们不能就此始终停滞不前,不能读了十几年文学作品,还停留在仅仅阅读通俗文学作品的层次上,如果几十年如一日只有读这些东西才能享受到浅层次的乐趣,那也很可悲。

  主持人:因为网络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已日趋碎片化、电子化。请您谈一下与纸质的书籍相比,这种全新阅读方法的优势、劣势各是什么?

  刘新锁: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近年来一直在关注和思考。随着网络和电子媒介的普及,人们已经习惯于能看视频就不看图片,能看图片就不读文字,且不提文章的思想容量、深度以及语言表达是否明白晓畅,单就字数而言,目前网络上一篇超过2000字的文章,很少有人能够耐心仔细的读完。那些厚重的、凝聚着前人智慧和心血的、有些艰深的原典著作自然是越来越少人问津。但是,正是这些作品或许才是最有助于丰富我们思想与内心的精神财富与营养。

  随着阅读媒介电子化而来的,是大众阅读的碎片化。这种工具变革的好处是阅读越来越方便快捷,只要一部手机在手,资源便几乎是无限丰富的,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

  电子化、碎片化阅读的负面效应也是存在的。电子媒介大量放送推出的“短平快”、“碎碎念”、“万花筒”式的文字,对我们至为重要而宝贵的整体性和深度思维能力以及理解力、想象力的发展,更多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同时,这些文章中会密集插入图片、动图、小视频,更把本来就以碎片化呈现的文字切割得支离破碎。我们正在逐步习惯被惊世骇俗或蛊惑刺激的标题与配图所吸引,习惯点开文章题目便望文生义,习惯阅读中一目十行,习惯图文并茂才能提起兴致……

  可以想象,当“电子一代”、“屏幕一代”成长起来,他们或许会认为,所谓的阅读天经地义就是这种方式,外在与内心世界在人类视野中显现的图景本来就是这样的,书架上蒙着灰尘的纸质书都是“前时代”古董,或者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装饰。说实话,我为此忧心忡忡又无可奈何,因为似乎任何人都无法阻止这种趋势,这一切或许会发生在不久的将来。

  主持人:“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城市的名士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您认为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推出更多当代济南的文学和艺术名士?

  刘新锁:其实,济南在国内各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是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越长,越能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妙处。除自然景观外,济南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宝贵的财富。从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开始,济南就先后滋养了诸多璀璨夺目的文化巨星,历史上更有大量文化名人生活、游历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

  就目前济南对其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宣传而言,我感觉突出问题在于个案式展现较多,整合力度不够。在这方面,南京、西安等文化古都所施行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我们能不能把济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到“海右名都,千年文脉”这样的理念之下,通过综合开发与利用,使之与济南在全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泉文化相互结合,形成更高层面的“大文化”理念,二者相互借力,或许能拓展出新的生长点与发展空间。

  山东人的性格热情、宽厚却有些拘谨和保守,似乎更信奉“酒好不怕巷子深”。其实,当代济南文化界也有很多水平高、艺术个性鲜明的“名士高人”,能不能加大对这些人的潜在价值的开发?就整体而言,我们缺乏像贾平凹之于西安这样的城市文化名片,固然这与其成就、影响力还不够有关系,但我们是否可以尝试由相关部门牵头,联合社会各界联动起来,选取有基础、有潜质、有后劲的人才有意识提前介入,加强引导、联合培养,催生出更多更优秀的新时代济南名士?是否可以把这种选拔和培养方式常态化、机制化,以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是否可以尝试打通某些思想观念和艺术形式之间的壁垒,比如将诗歌、文学创作与脱口秀、说唱、民谣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在不同领域之间实现人才与资源的跨界整合,激活济南传统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并实现转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这只是我一些不太成熟的粗浅想法,算是抛砖引玉,唤起更多有识之士思考和参与,以促使我们共同热爱的济南,在文化软实力方面能有更好的发展。

  主持人:林之云 赵双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臧文博

相关推荐 换一换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