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儿庄古城:践行企业责任,让“非遗”老树发新芽

2019-02-01 17:52:00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作者:

  临近春节,台儿庄古城热闹的花灯会开始刷屏网络,造型各异的花灯、精彩绝伦的演出成为“朋友圈”里点赞的对象。“文旅融合”大潮下,““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被不断引入景区,通过“旅游”这一途径展现在更多人面前。借助旅游的力量活化“非遗”、传播“非遗”,正成为“非遗”这棵老树发新芽的有生力量。只有当更多景区参与其中,当更多、更合理的“非遗”发掘、保护方式被运用起来,才会有更多“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被传承下去。

  台儿庄古城内的“非遗”展演

  “非遗”传承,仅靠“非遗”人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目前,很多“非遗”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依靠原生力量艰难生长。不得不承认,这种口口相传的“自身生长”保证了“非遗”传承的纯粹性、原汁原味性,对“非遗”是一种保护。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偏于一隅、散乱无组织或者靠家族力量维持、缺少年轻人和新思想的输入、受众越来越少等负面因素逐渐超过了“自身生长”的带来的优势,正在阻碍其发展,甚至造成恶性循环。

  古城内“北狮”表演

  在笔者看来,“非遗”项目是“人”的项目,需要心、手、眼的统一,需要长期、艰苦的坚守,也需要团队默契的配合。但是,无论是人员培养还是技术支持、项目包装,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场地等资源支持,这与“非遗”项目本身生产周期长、利润低等先天因素是相违背的,也是“非遗”项目难以传承、甚至濒临失传的关键因素。

  古城大庙会期间的演出安排

  “非遗”进景区,收获的是“双赢”的结局。文旅融合下,单纯的景区游览和休闲度假早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人们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希望在游览中获得更多元化、个性化的体验。以台儿庄古城为例,2019年古城庙会推出了“社火巡游”“京西太平鼓”“老北京天桥绝技”等18项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经典传统文化项目展演,几乎每个小时都有演出。这些演出丰富了古城的文化娱乐活动,提升了古城文化内涵,“火龙钢花”“南狮表演”等已经成为其热点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在行业内,其积极发扬传统文化、促进“非遗”传承的行为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力,赞誉不断。在台儿庄古城的带动下,新建的古城类景区纷纷效仿,把当地或者其他地方的“非遗”项目、传统文化项目引入景区,古城搭配“非遗”成为热潮。

  古城内“非遗”展演“火龙钢花”

  而对于景区内的“非遗”项目而言,台儿庄古城700多万人次的接待量让他们可以集中展示“非遗”的精髓,扩大“非遗”受众;与市场接轨的行为也让“非遗”表演者得以了解市场最新动态、最新需求,让节目更加新颖、有创意,古城内的“鼓塔”与南北狮共舞、“火龙钢花”借助设备在钢花之外形成新图形的做法便是很好的证明。更重要的是,在景区的表演为演职人员的收入提供了保障,“过年这段时间,每人最少增收五六千元”,实打实的收入激发了演职人员的动力,也为“非遗”展演提供了保障。

  刘文祺和他的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古城庙会内“北狮”表演的领队刘文祺,一个地地道道的90后,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北狮”表演的行当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团队,“团队里最大的是1988年的,其余的都是90后”。古老的舞狮表演在90后年轻人手里有了新生机,为了改善老一辈临时“组队”表演的状态,刘文祺准备成立公司,按照公司体制来管理团队,“表演会更精良、演员精神面貌会更好”。

  “鼓塔”表演为今年新创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学中也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笔者认为,这两句话放在“非遗”传承中也是如此。“非遗”人只有在不为生存发愁、不为场地发愁的时候,才能拿得动家伙事儿,才能有更好的状态去思考如何将手艺传下去,“非遗”进景区、“非遗”+旅游也许是当下最好的出路。

  古城内的手工艺表演

  2018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到了“‘非遗’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概念:“吃个馕也不是吃了个‘非遗’。馕本身不能独立地构成‘非遗’……保护‘非遗’,不是保护一个个烤出来的馕,而是保护制作和分享烤馕的文化传统”。这就说明,真正保护“非遗”,不光是要去欣赏“非遗”,更重要的是要能参与“非遗”、让“非遗”融入到生活中,拉近与普通人的距离。“非遗”进景区,就要求景区为游客增加可参与的条件、减少“非遗”的表演性、节庆性;促进“非遗”项目与现代人的生活、现代人的审美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还原前人遗产对后人的作用欣喜的是,山东省已连续举办多届“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共举办各类非遗展演展示活动2200多场次,参与群众近5000万人次,“非遗”项目受到了重视。2019年的“非遗月”期间,山东各地将举办685项非遗展演展示活动,还将组织“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广场、进军营,“见人、见物、见生活”正成为现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纪法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