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三农乡村 >乡村要闻

山东聊城市茌平区 文明乡村更美好

2019

/ 12/18
来源:

聊城市茌平区区委宣传部

作者:

手机查看

  行走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的乡村田园间,路净、村美、民富、人欢。时光沉淀出乡村的醇美与从容,演绎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隽永画卷。

  茌平的美丽蝶变缘于乡村文明行动。

  美丽乡村有颜值

  好环境离不开人,好环境也在改变人。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最终目的是让群众过上“美加净”的好生活。

  今年,茌平的博平镇刘坦村实施“平清种增改”行动,村里10多条胡同全部红砖硬化,20多个垃圾堆完全清理,添置了10多个新垃圾箱,安排2名专职保洁员,将村里村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也调动起村民们的积极性,乱扔乱丢垃圾等现象随之消失。

  其他村庄的变化同样不小。短短6个多月的“平清种增改”行动,全区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18.2万吨,整修破损的房屋等3645处,平整各类空闲地4719亩,217个村庄完成胡同硬化工程,新增铺设面积191万平方米。

  村容村貌美起来的同时,村集体“腰包”也鼓起来了。通过空闲地发包,全区732个村新增集体收入共6980万元,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42个。

  改变一时的环境易,改变长期的习惯难。要让“平清种增改”带来的良好农村人居环境长期保持,必须建立有效机制。

  茌平区积极推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干管分离”的环卫体制改革,每30户设置一个垃圾箱,每100户配1名保洁员,还选聘热心村民当“胡同长”“网长”,调动全民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热情,形成“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环卫保洁模式,全区732个村庄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得益于此,已有博平镇刘坦村等4个村入选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贾寨镇耿店村入选山东省美丽村居试点村,群众对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满意率达到98.83%。

  美丽乡村有文化

  2019年圆铃大枣采摘节期间,肖庄镇许庄村的老枣园每天接待游客过万人,整个村都“红透了”。

  许庄魅力的秘诀在“枣文化”上。茌平是圆铃大枣之乡,全区1万多棵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枣树,其中5000多棵在许庄。乡村文明行动实施以来,茌平区开始在许庄村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纺车、织布机、石磨、石磙等被重新请进观光院落;3D墙画、木栅栏、老酒坊再加上荷香鱼跃的方塘,尽情展示着传统乡村的自然生态;中国圆铃大枣博物馆、重耳“望晋台”、孝慈湖等成为承载乡愁的名片;枣园摘枣、竹竿打枣、刨地瓜、挖花生、蒸枣糕成为游客参与度很高的文化活动…… 

  田野长出“文化枣”,老枣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庄先后被授予“国家森林公园”“山东省十佳精品采摘园”“聊城市经济林示范基地”“聊城市乡村旅游主要目的地”等称号。

  许庄只是一个缩影,折射的是茌平美丽乡村建设对“内在美”的关注和提升。通过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美丽乡村建设对象进行精准施策,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建设风情乡村,茌平乡村的文化味越发浓郁。

  在乐平铺镇常海子村,1100平方米的墙体3D立体喷绘引得人们驻足:飞机呼啸、帆船逐浪、功夫熊猫、沙漠骆驼……会“说话”的文化墙成为一道景观。

  在杨官屯乡杨西村,一台刻有“杨西村”字样的硕大石碾伫立村头,底座是一口饱经沧桑的石磨……昔日的农具成了“艺术品”。

  在传承传统文化、留住乡村记忆符号的同时,茌平还加大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按照“步行10分钟,能到本村文化大院;骑自行车10分钟,能到邻村文化点;开车10分钟,能到乡镇文化站”的要求,建设“10分钟文化圈”,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量与质的全面提升。

  文化的滋润,让乡村活力迸发。截至目前,全区组建起196支秧歌队、高跷队等村级文艺队伍,全区常年参与文艺活动的群众达到1万余人,文艺骨干超过2000名,画功出色的农民画家孙印昌成了中国美协的会员。

  美丽乡村有新风

  走进杜郎口镇何庄村,村口的“四德榜”鲜活地述说着村里的新风尚。

  善行义举“四德榜”是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内容。茌平区积极培育群众身边的典型,在14个乡镇街道732个村设立“四德榜”,开展“榜上有名”先进人物评选活动,累计有3.2万人荣登善行义举“四德榜”,通过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倡导文明乡风。

  文明新风的形成,不仅靠道德模范的引领,还需要制度的规范。茌平区以村规民约推进乡村治理,732个村庄都有了村规民约,涉及宅基管理、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赡养老人等诸多内容,用村规民约“规”出了农村好气象、“约”出了农村新风尚。

  文明新风的形成,更离不开文明实践。茌平区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先后建成1个中心、14个乡镇分中心、500多个村级实践站,实现了文明实践中心遍地开花;成立65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志愿人数达到1.6万人。通过开展政策宣讲、困难帮扶、“文艺基层行”“一村一场戏”、公益电影放映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更聚人气,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一项项实践落地生根,一个个创举开枝散叶,让文明之风劲吹茌平大地。目前,全区有“山东好人”18人,“聊城好人”31人;全国道德模范1人,山东省道德模范4人,聊城市道德模范14人,茌平区道德模范134人。(数据来源:聊城市茌平区区委宣传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陶婷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