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济南“二钢”老厂房变身“文化中心

2019-09-15 10:00:35来源:生活日报作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被保留下来。一些工业遗产华丽转身,变身为城市的一处工业文明展示和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文化场所,真正做到了既留住城市的工业记忆,又让工业遗产“活”起来的目的,实现了工业遗产的“活态”化保护利用。在国外,早有成功案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调整改造,创造了资源型城市成功改造转型的经典案例。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体量巨大的发电厂,改造成了泰特现代美术馆,美国旧工厂改造成的麻省当代艺术馆等。在国内,像北京国营电子工业老厂区改造成的“798”艺术区,无锡茂新面粉厂旧址转型成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工业遗产改造更新的范例。在济南市,一家被济南人俗称为济南“二钢”的老工业企业,其轧钢车间也被完整保留下来,也变身为一处“文化服务中心”。
  近半个世纪的老车间变身“文化服务中心”
  位于济南市工业南路中段的济南“二钢”,是创建于1958年的原济南第二钢铁厂。2015年6月,济南中央商务区(CBD)建设启动,由于“二钢”正好在济南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域,属于拆迁范围。2016年3月,随着“二钢”中型轧钢厂最后一批钢材加工完成,“二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厂房内的设备开始拆除搬迁。
  济南“二钢”诞生时,正值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这里的工业厂房历经了当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济南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保留价值。正因这个原因,建设单位把原厂西侧1970年代建设的轧钢车间保留下来,成为CBD片区唯一保留下来的老建筑。这也算是给“二钢”保留下来一支血脉,以永久展示“二钢”的生产场景和济南钢铁工业发展的剪影。
  现在,这里已经基本改造完毕,总建筑面积大约8400㎡,成为中央商务区(CBD)的“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在中央商务区建设时期,主要有展示中心、指挥中心、服务中心、商展中心四大功能,为商区建设服务。后期将整体转换成集规划展示、文创办公、艺术展览、商务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场所,用于丰富社会公众的文化娱乐和休闲生活。
  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厂房的历史风貌
  记者不久前来到现场,看到经过改造后的济南“二钢”老轧钢车间厂房已经旧貌换新颜,但依然可以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工业企业厂房的氛围,显然改造更新中,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除了老车间外的两处钢架原样保留,仍然矗立在地面上,车间内的老物件,如红砖墙、行车、金属钢梁等,都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呈现着老厂房昔日的模样。
  漫步其中,在欣赏具有现代气息的布置陈设同时,也可充分感受到工业文明的巨大张力。在轧钢厂老车间的外立面,一段段红砖墙,经过结构加固和整修,也被比较好地保留下来。其中,一个车间的侧门两边,还保留着当年刷在墙壁上的一幅温馨的安全提醒对联:“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斑驳陆离的红色标语,似乎在对人讲述着这里当年热火朝天忙生产的故事。
  除了保留了原来的许多记忆,在老车间的结构空间内还添加了一些“现代元素”。如建的新闻发布厅、1200平方米的地下室等。文服中心的屋顶经过重新改造,也变身为一处时尚的全透明的玻璃幕墙结构的公共空间,以后将作为中央商务区的观光平台。这个平台由采光顶、金属屋面、观光平台等几部分组成,透过采光顶的太阳光,可以直接射入屋内,不仅美观大方还能节省电能消耗,不失为设计改造中的一处点睛之笔。
  据建设方相关人员介绍,这个老厂房老车间的改造项目,从策划开始,他们就遵从原有的建筑风貌和立面造型比例,采用的是新旧结构脱离的设计思路,最大可能地利用原有厂房结构及生产设备等元素,能保留修复的地方尽量保留修复,以期最大程度保留原有厂房的历史风貌。对已经损毁严重不能承担结构功能的部件,他们都进行了加固或替换,也是为了最大限度保留这处工业遗产的历史原貌。
  对于新建的部分,在结构上和保留部分脱离开来,以保证建筑使用的安全,同时让参观和使用者可以在新旧转换中体会到工业文明的发展变迁。
  济南“二钢”最早是一家劳改企业
  追溯济南“二钢”的历史,可能许多济南人并不知道,“二钢”最早是一家劳改企业,是用来劳动改造违法犯罪人员的工厂。据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济南钢铁总厂志》第一卷(1958—1985)下册——二分厂志记载,济南钢铁总厂第二分厂,始建于1958年4月15日,原名济南生建钢铁厂,隶属于山东省公安厅劳改局,系劳改企业。1970年1月1日转为国营企业,更名为济南第二钢铁厂,开始有了济南“二钢”称谓。1984年1月1日并入济南钢铁总厂,定名为济南钢铁总厂第二分厂,“二钢”的叫法一直延续下来。
  “二钢”位于济南市东郊,上世纪90年代初,占地面积137.1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占用114.5万平方米。厂区东至济南钢铁总厂10公里,西至解放桥4公里,北距胶济铁路历城火车站7.5公里。铁路专用线在历城火车站与胶济铁路接轨。济(南)王(村)公路(现经十东路)与工业南路分别在厂区南北两侧。
  1958年初,为适应山东劳改事业的发展,山东省公安厅研究提出在济南地区建设一座年产生铁10万吨、钢8万吨的钢铁厂,报请当时的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同年3月26日正式确认现厂址,占地面积91.4公顷(1371市亩)。4月1日开始调入犯人,15日破土动工。1号55立方米高炉于7月22日建成烘炉,29日流出第一炉铁水。
  2号55立方米高炉于10月19日建成投产,因高炉高产,获省“红旗炉”称号,当年生产生铁8370吨。
  1959年至1960年又相继建成两座100立方米高炉、3×2吨转炉、小型轧钢、无缝钢管、炼焦、水泥等车间,形成了年产生铁12万吨、钢8万吨、小型材2万吨、无缝钢管1万吨、焦炭9万吨的生产能力。1961年,厂里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至1962年初,由于原料、燃料供应困难,各生产车间相继停产,只有一座100立方米高炉及无缝钢管车间、砚池山矿区维持生产,全年亏损达300万元。经过两年的调整,1963年下半年起,停产的车间逐步恢复生产。1964年,即盈利140余万元。1965年,生产持续上升,与1964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79%,利润增长76.3%。1966年,自第四季度开始,生产逐步陷入混乱状态。1967年,为稳定形势,加强对监狱的控制,解放军派出了驻厂军代表。1967年12月9日,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公安机关实行军管的决定”。从此,生建钢铁厂开始了长达6年之久的军事管制,军管给改造与生产带来了稳定的局面。
  1969年12月26日,山东省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发文决定:济南生建钢铁厂——山东省砚池山劳动改造管教队——自1970年1月改为国营企业,厂名为济南第二钢铁厂。在劳改犯人调出之前,仍实行军管。随后,从济宁、德州、聊城、惠民等地区招收复员军人入厂当工人,至1970年底,新工人达到3736人。直到1973年,才撤销了军管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四化”标准,于1981年、1983年两次调整了厂领导班子,企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84年并入济钢后,企业全面整顿,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建立健全了经济责任制,经济效益越来越好。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初,二分厂共有7个生产车间、3个辅助车间,66个工段,506个班组,全厂共有固定职工5447人,其中,生产工人3575人。
  建厂之初只有两名工程技术人员
  据资料记载,“二钢”在建厂之初的“济南生建钢铁厂”时期,条件十分困难,施工人员中只有两名工程技术人员。机器设备只有车床一台,刨床一台。施工力量全为本省各劳改单位调集的劳改罪犯和劳动教养人员,缺乏技术力量,又无建炉经验。在此情况下,施工人员只能边学边干。根据设计要求,于1958年4月1日开始分期分批调集劳力,至4月底共分5批调入劳改罪犯823人,劳动教养人员64人,编为四个工程队。采取边学习、边施工、边建设的方法,于1958年4月15日正式破土动工,开始建设1号55立方米高炉。历时107天,于1958年7月22日全部竣工。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经验,又开始建设2号55立方米高炉,历时50天的时间,于1958年10月19日建成投产,比1号高炉缩短了一半多的工期。另外,1958年还建成了机修车间和其他附属建筑,并开始100立方米高炉和炼钢车间的建设工程。
  那时,由于施工机械匮乏,为了高效率,高速度地建设,当时施工人员采取了一切可能采取的办法,比如以砖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以乱石砌体代替混凝土地墙,以砖结构做16000立方米贮水池,代替钢筋混凝土贮水池。施工中没有大型吊装机械,就创造了仿塔式的起重抱杆,利用30吨千斤顶改制土压机等。采取土法先上马,土洋并举的这些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效率,保证了1958年全年生铁计划的超额完成。
  这次保留下的中型轧钢厂车间,就是1968年批准的建设项目,于1968年7月开始施工,投资400万元,1971年,济南市冶金局批准又拨付180万元。该工程的主要设备500毫米轧机,是由济南钢铁总厂调入的旧设备。400毫米轧机是利用400/250毫米轧机改造的。1972年10月1日,中型轧钢厂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生产。
  1968年至1971年间,济南“二钢”除了进行生产性的续建工程之外,还完成了全厂围墙工程、礼堂、游泳池、浴池工程、机修车间厂房工程。至1971年底共完成职工宿舍楼10栋,共计23500平方米。1976年7月,职工子弟中学教学楼开工,建筑面积3671平方米,1978年建成。遗憾的是,由于城建规划的需要,礼堂等一些企业老建筑没有被保留下来。
  “二钢”特有的工业符号焕发新活力
  济南“二钢”具有那个时代工业厂房的普遍性特征。如今经过修整的轧钢车间,整体保留了原来的结构体系,遵从原有的建筑风貌,尽可能还原和传承“二钢”老厂房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同时还融入了适合中央商务区发展的新功能,让济南“二钢”这一特有的工业符号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了解,设计团队在设计之处,就有意识地尽力保留下了原有的结构,虽然耗资巨大,但对于回溯上世纪六七十年的建筑工艺有一定意义。比如入口处的大门和砖都具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建筑的典型特色。这些特色在改造过程中没有被抹杀掉,而且被非常细心地保留下来。从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上来说,它也保留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建造技术。今后群众前来参观,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可以慢慢体味工业建筑一步一步从历史走到现在的演变历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嘉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