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遍山东 > 亲历游记

拜谒神湖“敕弄措”

2004-06-28 00:00:00    作者:   来源:  

关键词:
[提要]

  “敕弄措”是一泓高原湖泊,也是藏民心中神圣的“求雨湖”。它明净得像一枚硕大的月牙铜镜,婉丽得像神女的脱俗眼睛,圣洁得像藏民的纯净心田。神湖“敕弄措”一游,给我留下了一个明澈湿润的永远记忆。

  ——题记

  “知道吗?香格里拉县又有了一个好去处!开满杜鹃花的千湖山,海拔大约4000多米,山上有60多个大小不一的海子,方圆百多公里之内,到处可见漫漶着粼粼银光的湛蓝湖水,最蓝最漂亮的是神湖‘敕弄措’……”

  心馋眼馋地听完朋友的介绍,焦渴的心里倏地浮现出一派“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湖光山色,无限向往的迫切之情顿生,由是,有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李白,我亦夜夜“飞渡”在神湖“敕弄措”那湛蓝的湖水之上。

  初夏一日,终寻到闲暇,我们喜孜孜驾车前往,奔驰700多公里,到香格里拉的千湖山拜谒“敕弄措”,就像去践约一个心仪已久的向往。

  我们从香格里拉县驱车南行10公里到小中甸和平村,再走禁伐后留下的林区公路,颠簸中沿小中甸河上行15公里,便到达一藏族村落:吉沙村。它是一个“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的小村庄,女社长新玛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叫“格茸”的小向导。

  跟随格茸姑娘,沿“拉扎卡”大山的陡峭山路,我们开始了攀登,千湖山就深藏于此山之后。“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挥汗如雨地行了七八公里,2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了“拉扎卡”山。站在山顶眺望,东南方有哈巴雪山,正南方有玉龙雪山,它们均在阳光下炫耀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之壮美。尽情俯视,满眼都是叠翠的重峦,或圆圆鼓鼓,或如壁立千仞,或丽姿俏容,或如天柱屹立,再加瑤草奇花开处处,冷杉苍松影重重,海拔3800米的山顶上,处处有袅袅不绝的暗香,处处是深藏于大山里的佼好,处处流溢着古诗句中的美妙,神湖“敕弄措”,安卧在“寒山转葱翠,春水日潺湲”的美景之中。

  “敕弄措”是藏语,“措”就是“湖”的意思。湛蓝的“敕弄措”与西北面的山峦半环,形成了山环湖,湖依山的美妙。“敕弄措”的四周都是树,高大的冷杉云杉,低矮的杜鹃虬枝,隔远望去,浓绿得像一片凝固的海子,与湛蓝的湖水融成一个不易区分的整体。

  “太美丽了,太漂亮了……”我背着摄影包,抬着相机脚架,又跑又喊地冲进这诱人的葱翠之中,惊得鸟儿们尖鸣着噗噗逃遁,令我倍觉兴趣盎然,快意高涨,正想亮开嗓子放声高喊,将郁积于胸的种种块垒喊出,却遭遇了匆匆追来并一把拉住我的格茸姑娘的制止,诧异地一回头,看见她的一副惶恐样儿。

  “别叫!别喊!‘敕弄措’是我们的求雨湖,湖中住着龙女,请不要大声叫喊,神仙是触犯不得的……”

  听格茸姑娘絮絮的讲述恍若隔世,却让我发现了藏民们心底纯厚的原因:虔诚的信仰使他们如此的平、畅、正、节。她说:每一座山,每一个湖,都居住着神灵,神灵时时关注着藏民,掌管着风霜雨雪,生老病死,灵魂超度……神会以神的方式把幸福赐予诵经、磕长头、转山、祭湖的藏民们。 
 

  立在湖边,我睁圆惊诧的双目看格茸姑娘祭湖,仿佛阅读一个来自缥缈冥杳的传说:

  格茸姑娘肃立于玛尼堆前,双手执桑烟滚滚的柏枝,面向神湖,极其恭敬拜了三拜,然后,格茸姑娘又走到伸进湖里的一块岩石上,她凌波凝伫,将满瓶的牛奶慢慢注入清澈的湖水,牛奶的流线凝成一道洁白的亮光,空气里漾动着她细碎的祈祷声……

  不知名的鸟儿在湖畔花草中啾啾,扑面的凉风夹杂着鸟鸣与暗香,湿润地抚弄着我的面颊。我出神地凝视水面,视线仍无法透入神秘的湖底。此时,“敕弄措”静谧无比,漫漶着粼粼的银光,由于牛奶的慢慢注入,湖水中有涟漪微微漾起,漾起。格茸姑娘的虔诚让我感叹嘘嘘,禁不住浮想翩翩,想到每个进山的藏民都会如此祭奠,想到如此虔诚的信仰,一个新奇的构想倏地从我心底冒出:神湖“敕弄措”里一定住着神仙龙女,她们一定在保佑吉沙村风调雨顺,在保佑藏族人民幸福安康。于是,我像格茸姑娘一样,双手合十地对湖拜谒,心说:“嗡嘛呢呗咪哞……”

  带着被湛蓝湖水拭蓝的心情,我将前所未有的景致收入眼底……

  “敕弄措”四周的山峰不多,也不太高,山峰点缀于湖水四周,尤如众星捧月一般,将清亮的海子托于高山之巅。“敕弄措”的湖面不很宽,呈长圆形,约1800平方米,状若一枚硕大的月牙铜镜。若是天气晴朗,不仅可登山望水,也可临水观山,看那挺拔于地的山峰清晰地倒矗在水里,实在是一种令人称绝的美景。格茸姑娘说:花开时季,黄杜鹃、白杜鹃、红杜鹃、紫杜鹃,各种花儿环湖竞相绽放,就像给神湖带上了一串绚丽的大花环,那时呀,神湖“敕弄措”有一种耀眼的漂亮。

  随格茸姑娘手指的方向望去,湖之西北有一座笔架形山峰,藏民称之为“索姆”,即神山之意。神山中央直立着一个笋状峰岩,藏民视之为天降“男根”。每逢百花节,盛装的藏民都会到此对“男根”虔诚朝拜,然后,在满是鲜花的草甸上野炊踏青。据说:拜过“男根”的人们会很挤地坐在草甸上,用海碗喝酒,用趣话调笑,他们翻滚交缠,直到男人将有着小母牛力气的女人彻底按倒,直到把夫妻之爱搅得如胶似漆。



  徜徉于“敕弄措”畔,听水声林涛,听蛙唱鸟鸣,都是空谷足音;看波光云影,看山峰石姿,都是如画风景;感悟虔诚淳朴,领略风情民俗,全都在撼心动肺!

  下午2时左右,空中飘起了花针一样的细雨,淋不湿的阳光在杜鹃林中投下黑白分明的剪影。“敕弄措”湖水变成暗蓝,被大风吹拂得有些凌乱,湖中像是有一股就要冒出来的幽郁,极似一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水墨图画。我们又掀起了拍摄“细雨神湖”的高潮。一团浓云遮住了太阳,等待光线时,我微含倦意地欹在杜鹃虬枝上,旁逸斜出的虬枝缠绕在一起,睡篮一样摇来晃去,于是,干脆躺睡下去,欣赏高大的杉树与大风的嬉戏,观赏绿叶随着树枝潇洒曳舞,不禁想起率真本色的格茸姑娘,哀叹起没有信仰的自己……感谢“敕弄措”,你用湖水拭蓝了我的心,我将固守着,并视之为一种幸福,拜谒神湖“敕弄措”,我有了一种“心诚佛相随,为善方为人”的特殊心境!

  后记:格茸姑娘说:要去碧沽天池,需越过海拔近4000米的“男根峰”山头,再下行6公里至海拔3500米处,这需在山上住上一宿。我们未作住宿准备,就上到“男根峰”远眺,照样,可以看到数十公里内的众多湖泊。

  于是,跟着格茸姑娘,我们奋力上攀。上至山顶,狂暴大风带着海涛一样的节奏,一阵紧似一阵地呼啸而过,大有一种要将我们彻底掀翻的狂放。屈服于狂风的暴虐,我们以蹲趴姿势慢慢挪动,于怒号的狂风中环视“色静深松里”的碧沽天池,还有更远的栏杆海、拉真海、楚湖……


  作者:暖暖shu

hhh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