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遍山东>国内旅游

新泰莲花山风景旅游区

    莲花山古称新甫山,2500多年前的《诗经》就有记载,后因九峰环抱、状似莲花而改称莲花山。这里佛教文化底蕴深厚,是观音菩萨的北方道场,有“观音胜境、北方普陀”之美誉。在莲花山观音院、梵音亭、观音阁、太平禅院、云谷寺等众多的佛教场所,都主奉观音菩萨。自然景观以山秀、石奇、林翠、水美为突出特点,生态环境优美,空气纯净、水质清澈、森林茂盛,是天然的“健康驿站”。这是莲花山之所以吸引人的关键所在。因此游客去莲花山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宗教文化观光,感受观音文化的魅力,实现“登上莲花山,观音保平安”的愿望;二是在欣赏美景、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休闲养生(度假)。

丰茂的植被

奇石林立

天下第一奇石观音——新泰莲花山天成观音

  [岱宗襟带刻石] “岱宗襟带”四个大字,是已故中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1998年题写的,当时他已是86岁高龄。启功先生是满族人,生前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为什么在莲花山树一块“岱宗襟带”刻石呢?因为莲花山是泰山的余脉,古人把它称作是泰山的后身。
  [莲花山刻石] 是开始登莲花山的标志。这块刻石和前面莲花山山门上的“莲花山”三个字,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于2005年5月题写的。欧阳中石先生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书法自成一家,在当代中国书坛具有很高的地位。他的题字润格费用相当高,但欧阳先生是我们山东老乡,他题写这三个字分文未取。所以浸透着欧阳先生浓浓乡情的“莲花山”三个字,与风景如画的莲花山融为一体,它的价值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慧济天下坊] 是莲花山风景区的正式入口,由山东泰山染化董事长夏庆丰先生于2004年11月捐资创建。石坊建在台阶之上的圆台上,四柱三间,三踩斗拱,吸收了中国古代传统石牌坊的优点,它总宽16米,高12米,有160吨重。这座牌坊是莲花山风景区的点睛之笔,正中额板上刻有“慧济天下”四个大字,蕴含“用智慧之心救济天下”之意,连同两侧的 “观音胜境”、“北方普陀”八个大字,点出了莲花山风景区作为观音道场的主题形象。
  [莲花山门] 是被誉为“中国景区第一门”的莲花山山门,它坐落在莲花山向阳处270多亩的开阔腹地上,于2004年6月开始建设,2005年8月建成。目前,它是全国风景区中建筑规模最大的山门,总长136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是一座集售票、检票、导游服务、办公、接待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汉武碑亭] 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左边的汉武碑亭。它是为保护与汉武帝有关的碑刻,于2005年6月创建的。关于汉武帝与莲花山还有一段故事,我简单介绍一下。 汉武帝是西汉王朝的一位伟大皇帝,在治国安邦的同时也爱好寻仙求丹。他在东封泰山时,听说新泰有一方士李浮邱,会长生不老之术,就亲自召见,询问不老丹药之事。李浮邱对他说:想求不老丹,需到莲花山。汉武帝听后就钦封李浮邱为御医,在莲花山上建炼丹院,熔炼丹药,他自己也在莲花山下簪发学道,并下令在山上建造了离宫。所以莲花山古代也称宫山就缘出于此。
  “响铃碑” 亭内的这两块碑,原在莲花山风景区西部的汉武帝庙旧址,2005年3月移至此地。左手位的这块碑俗称响铃碑,它声音类似磬,传说为汉武帝到莲花山寻仙炼丹时报警之用。当时,莲花山中有500神蜂,形大如雀,蛰人必死。如果有敌兵来犯,敲击此碑,神蜂就会出来助战。有一天汉武帝下山,行前特嘱咐他的爱妃若没有敌情千万别敲石碑,可等武帝走后,她忍不住好奇之心就敲了起来,结果500神蜂出巢绕山三圈未见敌兵就飞散而去,以后不管怎么敲击也不再灵验。即使如此,后世游玩者还是敲击以做验证,在碑上留下了这些大小不等的圆凹。据清代学者唐中冕的《岱览》一书记载,这块碑当时只有额上的 “汉武皇帝之碑”六个字还能辨识,其他字迹都不复存在。如今连这六个字也被风化剥蚀掉了。据专家考证,此碑最晚立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汉武皇帝之碑” 是莲花山上现存规格最高的一块碑,由于文革时期人为原因,现在只剩下了上半部分。碑额篆书“汉武皇帝之碑”六字,左下有“大元至正”年代落款,此碑距今有近700年历史,为新泰羊流籍人、湖北麻城县尉徐彬所立。徐彬之父徐琛是元代名臣,历任数个职务,最后任安徽亳州知州,为官刚正不阿。新泰羊流镇徐家庄村东南建有徐琛墓,墓前的石碑、翁仲、石坊等,保存完好,雕刻精美。
[佛掌送福] 大家知道这是一棵什么树吗?树形像什么?对,是板栗树,它的枝杈自然分布,像一个巨大的佛掌。板栗树在当地又称吉祥树,其果实叫栗子,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当地民间有一风俗,结婚当天,要在新婚夫妇的床上、枕头里,放一些枣、栗子,寓意早生贵子。所以,把既有美味享受、又有美好期盼的这样一棵形似佛掌的树,称作“佛掌送福”,实在是美上加美。
  [梵音亭] 于2005年6月建成。亭内立于莲花宝座之上的观音铜像,由新泰市小协镇正觉寺恭请,是我们进入莲花山风景区看到的第一尊观音圣像,她高两米一九,是根据上面观音阁内19米高的观音铜像,按比例缩小敬制的。选择两米一九的高度,是为了纪念观音菩萨二月十九的生日。梵音亭因前邻观音院,各位游客朋友在瞻仰、朝拜观音的同时,也能听到观音院悠扬飘荡的经声佛号,可初步领略梵音妙趣。
  [天成观音] 是莲花山的标志性景观,由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天然风化而成,酷似观音菩萨结跏趺坐于悬崖上静观世间,保佑苍生。当然,从现在这个角度看并不像,但只要心怀虔诚,经过一番辛苦跋涉,登上那座悬崖就能目睹观音尊容。那里已设立了天成观音游览区,但不在我们今天的游览范围,大家如有兴趣,可以抽点空闲,专门游览。
  [观音院] 观音院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初名观音行宫,殿宇楼阁错落有致,钟磬长鸣,历久不衰,为鲁中著名寺院。2004年6月,由新泰人士吴秀祥、徐勤征助资重为修整,2005年6月竣工开放,并易名为观音院。重修后的观音院布局精致、金壁辉煌、巍峨庄严,更是鲁中一大胜迹。观音院门内,分立两侧的是寺院守护神哼、哈二将,闭嘴为哼将,张嘴为哈将。
  [钟鼓楼] 晨钟暮鼓是我国佛教寺院用来报时的定律。有一对联说“暮鼓晨钟,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在观音院听听钟鼓之声和佛教音乐,可使大家暂时放下一切顾虑,忘却尘世烦恼。眼下大家是不是觉得精神已经放松了不少呢?要是这样的话,您可真是不虚此行啦!
  [精神石刻] 是远古时期由于地壳运动滚落至此的。若是从高处看这一面,它很像一头奋进的斗牛,再配上清末民初时期镌刻的“精神”二字,更让其生动传神。有人说摸一摸这块石头,能精神振奋,体力大增,登山不累。大家不妨摸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碑林] 是观音院各殿堂的历届修建碑刻,大家如有兴趣,可专门参观。
  [天王殿] 是观音院第一座大殿天王殿。直对殿门的是一尊体态胖大、开口盈笑的弥勒。他是佛祖释加牟尼的法定继承人,所以也称他为未来佛。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形象,其实是弥勒的一个化身而已。因为这个和尚的样子亲切可爱,慈眉善目,所以各地寺院都把他供养在第一个佛殿中,以求香火旺盛,他因此又被称为“欢迎佛”。有的游客可能知道关于他的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不同的人对这副对联有不同的解释,依我看,它是在提示我们更客观地观察世界,更冷静地面对人生。多看几眼,会让我们变得心胸开阔 ,烦恼忘却噢。
  东西两厢分列的是佛教护法神(增长、广目、多闻、持国)“四大天王”,他们手中所持的法器分别是宝剑、琵琶、青伞、银蛇,各自执掌风、调、雨、顺之权。 (风调雨顺还暗示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这些横眉怒目、凶猛威武的佛教护法天神,已被中国老百姓赋予了十分美好的理想寄托。)
  请看弥勒身后这尊表情严肃的塑像,他是佛教的护法神韦驮。韦驮是中国佛教徒造就的,所以他是地道的中国武将打扮。韦驮像金盔金甲,年轻英俊,威风凛凛,手执金刚杵(chu),颇像赵云、马超一类勇将。 (他一般有两种姿势,一种是双手合十捧杵的,表示寺院可以免费接待行脚僧人;另一种就是像这尊韦驮像一样,一只手握杵拄地,另一只手插腰,表示寺院不是接待寺,行脚僧们不可以白吃白喝!)
  [准提楼] 里面供奉的是密宗六观音之一的准提观音。其形象为三眼十八臂,坐在出水莲花之上,显示其功德无量,能为众生消灾除病,增进福德智慧。另外她还能止住小儿夜哭,很受妇女们欢迎。
  [观音殿] 为莲花山观音院的主殿,是接待八方信众的主要观音道场。正中供奉的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她在中国民间的名气、影响和拥有的信众,几乎超过了一切神祗。观音菩萨已伴随中国老百姓生活了一千七八百年,在信众的心目中,她最亲近,最知心,是解危解难的救星、慈祥的长者和高洁的“圣母”,受到世俗最广泛的敬爱与崇拜。观音信仰在中国民间,已成为一种深厚的观音文化,而且随着国际间文化的交流,观音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善财童子,是观音菩萨的左胁侍,常伴随在观音菩萨身边施撒种种神迹,他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五十三参修成正果。而人们往往因“善财”之名而误以为他“善于理财”、“善于招财”,就将其作为“招财童子”、“送财童子”而顶礼膜拜。又因他示现童子身,有些妇女常拜求他投胎以治不孕而得贵子。 (有的游客朋友可能看过《西游记》,知道善财童子在《西游记》里是个什么角色吗?他被说成是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即铁扇公主与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几次设计捉了唐僧,但唐僧肉始终没能吃成,反被观音菩萨收伏,做了左胁侍善财童子,闹得他母亲铁扇公主后来在火焰山与孙猴儿好打了一场。) 龙女,是婆竭罗龙王的小女儿,自幼智慧通达,八岁时就已善根成熟,在法华会上当众示现成佛。为辅助观音菩萨普度众生,她又由佛身示现为童女身,成为观音菩萨的右胁侍。 (除这位“洋龙女”外,大家知道中国的龙女吗?她就是神话中的龙王女儿。龙女有不少传说在各地民间广为流传,其中“龙女牧羊”在新泰最为著名。传说东海龙女带着从龙宫偷来的龙珠,通过暗道来到新泰寺山的一处清泉,为因大旱而将颗粒无收的山东大地,下了场透地大雨。这一来,老百姓非常高兴,可龙女却触犯了仙规,龙王一怒之下,罚她戴上木枷,在寺山牧羊。有一天应举下第路过此地的书生柳毅了解了龙女的遭遇,为龙女传递书信,帮龙女脱离了苦难。后来,两人几经周折,结为夫妻。这位中国的龙女,是一位美丽善良、追求幸福爱情的姑娘,与观音身旁的龙女完全不同,没有丝毫布道者的气息。现在的新泰寺山上,仍有不少龙女牧羊时的羊蹄迹,并专门建有龙女庙,每年九九重阳,人们前去祭拜龙女夫妇,向这对人仙眷属表达祝福。)
  观音菩萨的两边端立的是她三十二种不同身份的化身。观音菩萨为了度脱世间众生,随不同的状况和需要而变化为适宜的形象和身份,这就是所谓的“现身说法”。
  [九莲殿] 在观音殿东西两侧,有两座对称建筑九莲殿和子存殿。右边的为九莲殿,供奉九莲菩萨。九莲菩萨为中国所特有,其原身为明朝万历皇帝之母孝定皇太后,她拜泰山碧霞元君为师,修成正果,被万历皇帝封为九莲菩萨,能为众生赐福增寿。
  [子存殿] 西边的这座殿是子存殿,供奉的是送子观音。送子观音并不在观音的化身序列,而是地地道道的民间创造,“送子”功能是人们请观音在已有的众多功能之外又增加的一项。民间非常崇拜她,认为她能使没生育的妇女生育,使产妇顺利生产。也有人家,怕儿女长不大活不长,便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寄名”,把孩子交给送子观音“照看”,认为万无一失。
[汉武手植松] 我们现在参观一下院内的古树名木。这三株古柏树干挺拔,虽历经千年风霜仍生机盎然。这一棵油松因其斜卧而俗称卧龙松,其干圈两米有余,龙鳞虬干,枝繁叶茂,冠如华盖,相传为汉武手植,因此,又称汉武手植松。
  [财神殿] 这座财神殿所在院落原为观音行宫的禅院,创修于清代光绪十二年,原有禅房五间,1998年改为财神殿,2005年6月重修。正中供奉文财神,文官模样,头戴乌纱,容貌富态,身穿红袍,左手持如意,右手托元宝。在中国民间,影响广泛的文财神一是坦荡无私的商纣王叔父比干,二是善于发财且乐于施财的春秋越国宰相、后在山东定居的范蠡(li)。有的财神殿供奉武财神,最著名的武财神是被称为赵公元帅的赵公明和忠义诚信的关公。
  [观音广场] 分上中下三部分,5000多平方米,四周将镶嵌浮雕栏杆。其上将建一座二十六米七一高的观音阁,阁内树一座19米高的观音铜像,其周围还将做声光处理,到时会金壁辉煌、佛乐绕梁。小 x 欢迎各位到时光临参观。
  [泷见亭] 是由观音广场西去天成观音
景区的起点,由山东泰丰集团、新泰市王家寨煤矿捐款50万元,于2005年6月创修(泷见,蕴含西边山上的天成观音趺坐悬崖观瀑布之意)。它建于五米二高的坝体之上,一条长廊连接两亭一榭,总长35米,西亭六角重檐,高十米零八;东亭四角单檐,高7米。整座廊亭依山横水,错落起伏,雕梁画栋,蔚为大观。每到雨后,坝内水波相拥,坝外飞瀑直下,响声震天,让人叹为观止。坐在靠背长椅上,既可临风乘凉,又能欣赏亭下的瀑布美景。
(各位游客朋友,观音广场游览区已参观完毕,其他还有xx游览区、xx游览区……相信大家下次来的时候,一定会有更好的感觉!希望下次我还能为大家服务,祝大家旅途愉快!)
通天河游览区
  以游览指示牌为标志,左边为中路通天河游览区,右边为东路古盘道游览区,这两个游览区都是风景秀美的森林、峡谷世界。请看这块石刻,“初入佳境”暗示我们刚刚进入大山,眼前的美景初步展现,里面还有更多更美的景致等着我们去欣赏。各位游客朋友都是素质高、讲文明的旅游者,保护生态环境,珍爱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义务,所以小x提醒大家珍惜爱护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特别是要注意防火,平时有吸烟习惯的朋友,请不要吸烟。
  从中路登山,从东路返回。因为中路与东路相比,落差较小,登起山来不是很累。东路落差虽大,但返回时由上到下,体力消耗也不多。这样能使我们游得很舒服很开心。
[风动石] 请大家稍微侧一下身,看左边的这块巨石,它好似倒立在岩石之上,接触面很少,给人一种风吹欲动的感觉,所以被称为“风动石”。实际上它与下面的岩石是一个整体,因构造变形和风化剥蚀造就了它现在这个样子。
  [老汉推车] 相传山下有一老汉要盖宅院,在从山上运石料走到此处时,脚下一滑,车子歪倒,他就一屁股蹾在岩石上,留下了这个印迹,您看这里还有车辙和擦脚印。实际上,像这类岩体,是距今28至30亿年时形成的,后来遭到众多早前寒武纪花岗岩“侵略”,成了现在夹缝中的“俘虏”,灰白相间,图案美丽。在西路的天成观音游览区有更多这类岩体。
  [通天河] 这条河由山上的数条溪水汇聚而成,直通山下的小南海。现在,莲花山处在雨季,通天河已是流水潺潺。若在枯水季节,河水大都穿石而过,处处水流响,不见水之影,有遗憾也有妙趣。通天河还是一个呈“v”字型的大峡谷,有的谷段为谷坡近于直立的嶂谷,整条峡谷的底部布满了从山上崩塌滚落下来的大小山石,又被称为石河。
  [兄弟槐·姊妹松] 是两组景观树木,紧挨路边的是兄弟槐,里边的是姊妹松,这是莲花山成双入对的众多景观树中的两组,它们并肩而生,和谐竞争,在令人赞叹称奇之余,又与观音的求子文化相契合,这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石门] 一狭窄通道,左侧为一陡壁,右侧为一直立巨石,好似两扇门,所以称石门。这个地方和左边的山体原为一个整体,由于地壳变化而发生崩塌,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太平禅院] 我们现在来到了太平禅院。它原为太平庵,创修于明朝嘉靖三十五年(即1556年),已有近500年的历史。2005年6月重修,有正殿三间,座北面南,殿内供奉观音菩萨。禅院东临通天河,流水潺潺,四周树木参天,林冠蔽日,环境优雅别致,空气特别清新。大家请到这边的树荫下休息一会。
  [伟人石] 是山崖上的奇石,背水面山,形若坐在一把太师椅上的伟人,故名伟人石。也有人称他为太公石,说他好似当年姜子牙在此垂钓,悠闲自得。至于它到底像什么,大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最终,您肯定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
  [青龙潭·青龙瀑] 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莲花山因有观音菩萨而名声在外,青龙潭则因藏龙而有灵气。传说潭底有一泉眼直通东海,一条被观音菩萨收伏的青龙在此隐居,莲花山上每年的七十二场浇花雨就由它掌管。这里的岩壁因地质构造和雨水冲刷而光滑细腻,银色的瀑布常年悬挂如帘。每逢雨后,融汇三谷溪水奔涌而下的瀑布,势如银河倒泻、万马奔腾,极为壮观。青龙潭水非常清澈,连游动的小虾都能看到。
  各位游客朋友,莲花山以山秀、林翠、水美、石奇为突出特点,生态环境自然、和谐、幽静、淳朴,我们游览至此,已经有所体会,越往里感受越深。接下来的一段行程,我们将主要欣赏一些形态各异的奇石。在欣赏时,您若注入了感情,这些坚硬的石头,也会变得或含情脉脉,或生动活泼,或慈祥安逸。但是大家要注意安全,做到赏景不走路,走路别看景,每到一处地方,听我指挥,立定赏景。
  [雄狮石] 非常像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伏卧在山崖上。
[情侣石·教子石·亲情石] 这边为一组很人性化的奇石。那对巨石,叫情侣石,像情人一样,躲在树林中,窃窃私语,情意绵绵。它的下方有一对一大一小的巨石为教子石,好像父亲在说教儿子。远处两边大中间小的三块岩石叫亲情石,很像父母带着孩子站在山崖上,观赏周围的山水美景。
  [五云涧·云谷入口] 有两条峡谷在此交汇。左边的为五云涧,从这里一直到子母泉,是一段狭窄的山涧,两侧山崖陡直险峻。右边的为云谷,从这里逆谷而上,可近观云谷三迭瀑,路虽不好走,近乎探险,但是可以观赏到类似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水流、瀑布亲密接触,还能品尝到深山桑椹、酸枣、葡萄等野果。朋友们如有兴趣,可抽空结伴前往。
  [寿星石·猴石] 形似老寿星,笑容满面,神采奕奕。走一段路再看,酷似一只强壮的猴子在站岗放哨。
请大家向右上看,那猴子立正的姿势,警惕的眼神,多么的爱岗敬业。他在观察什么呢?他可能在提防那只伏卧的雄狮,要不然,凶狮悄悄过来偷袭,猴门就要遭殃。
[潮音洞] 前面的天然洞窟就是潮音洞,里面供奉一尊石雕观音圣像。潮音洞口朝向通天峡谷,上方为直立峭壁,右临子母泉,四周森林茂密。平时,山风掠过,松涛阵阵,雨季,通天峡谷波涛汹涌,如同东海涨潮、落潮,游至此地,听潮音观圣水,别有一番意境。再配上泉水叮咚、鸟鸣虫唧等各种音符,好像众多乐器交响迭奏,更让人陶醉不已。
  [子母泉·一线天] 子母泉之名,源自一个动人的传说,说是很久以前,山下久旱,人们只得上山找水吃,山腰下有点水的沟沟岔岔,都挤满了饥渴的人们,一对孱弱的孤儿寡母在这里已没有立足之地,只好艰难地往上找水,当来到这里看到滴答滴答的泉水时,母子俩像遇到救星一样高兴,就准备接水喝,可不知怎么竟惊动了潜藏在这里的一条青龙,青龙施展魔法,将俩座山往中间靠拢,就在母子俩快被夹在石缝时,观音菩萨现身,她就地拾起一块石头,也就是这块横卧的巨石,往两山之间一放,阻止两山移动,随后又用梅花指从净瓶里沾滴甘露一弹,泉水顿成涓涓细流,干渴的娘俩终于喝到了救命之水。那条青龙也被观音菩萨收伏,被派到下面的青龙潭,掌管浇花事宜。后来,这处山泉就被人们称为子母泉。传说未必相信,子母泉实际上是一处悬瀑,因水从石缝流出而俗称为泉,又因巨石相隔,水分两股,左手位的空隙大为母泉,右手位的空隙小为子泉,平时,只有子泉常年流水,雨水大时母、子二泉都倾泻而下。现在这里已形成迭瀑,上面的瀑布在树缝中若隐若现,这里的悬瀑飞流之下,撞击石壁,溅出粒粒玉珠,这景致像一副画,又像一首诗,可谓是画到有声就是诗。泉水清冷彻骨,甘冽纯净,可直接饮用。子母泉两边的悬崖陡峭直立,大家抬头仰望,只能看到一线蓝天,所以,称为一线天。因山涧和水流走向的原因,您若站在右边,会感觉到无比凉爽,可在右边就有些闷热,真是一样风景两样情。
  [云谷飞瀑] 前面就是莲花山最著名的瀑布景观云谷飞瀑。大家稍靠右一点,欣赏这一美景。请注意安全,不要手扶护链。这里的水流由上面两座高峰之间的数条溪水汇聚而来,沿这处断崖顺势而下,在雨水充沛时尤为壮观,飞流溅珠,银练倒挂,水声震天。
  [两山排闼] 这里是中路与东路的交汇点,从这里开始,向左进入云谷寺游览区,向右则是古盘道游览区。两山排闼取自王安石(《书湖荫先生壁》中)的诗句“两山排闼送青来”,排闼就是推门的意思。此处两峰对峙,形似两扇门,从山下来到这里,推门而入,群峰拥翠而来,花飘幽香,溪水潺潺,且时有云雾缭绕,好似进入了人间仙境。现在,我们上山的路程已完成四分之三,大家还有没有信心去攻克那四分之一?好,精神可嘉,这真是“累不累,前面还有帅哥和靓妹;苦不苦,想想狱中萨达姆。”
云谷寺游览区
  [云谷寺] 是高山建筑群就,它现在虽然只是一片建筑遗址,但气势仍让人叹为观止。不过,云谷寺的重修工作很快就要开始。朋友们若是明年有机会再来,这里将是金壁辉煌的云谷寺了。
  前面的这座桥叫隔尘桥,意指桥里桥外是两种不同的世界。我们跨过了这座桥,可就由凡尘步入了佛界净地,既可以沾沾佛光,暂时忘却一切烦恼,还能稍事休息,啜饮甘冽泉水,“泡泡”天然氧吧,体力会很快恢复。
  云谷寺因其地处东西两高峰之间的山谷中,海拔700余米,常有云气缭绕而得名。至于云谷寺创修于何年何月,因未找到创修碑刻,至今仍是一个迷。现存的百余块碑刻,都是明朝万历三年即1517年到清末民初时的重修碑刻。据清朝光绪三十三年重修碑刻记载,云谷寺原为汉武帝寻仙访道时的离宫,后来才建立了庙宇。到清朝中叶盛极一时,成为新泰莱芜一带的佛教圣地。我右手位的这座殿宇遗址为大士殿,供奉被当地百姓尊称为莲花山老母奶奶的观音菩萨。殿前有一“醴泉”,(“醴泉”二字出自《礼记·礼运》: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泉水常年不枯,清澈甘甜,俗称“神水”,说它能百病皆治。在我看来此水能治病没有科学依据,解渴消暑才是其最大功用。另外,此地有麦饭石矿,而麦饭石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再加上醴泉地处大山之上,属于矿泉,所以泉水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大殿对面的是三佛殿,供奉俗称“三佛老爷”的佛祖如来;我左手位的原是伽蓝殿,(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意为“僧园”,后来成为寺院总称。)是为纪念最早护持佛法、建立伽蓝即僧园的三位善士而设立的。(殿内居中是波斯匿王,两边分别是祗陀太子和给孤独长者。)右手位的原是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按佛教说法,地藏菩萨受释加牟尼佛的委托,在释加牟尼寂灭后至继承人弥勒下世前的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其职务相当于“代理佛”,地位和权势极高,如同释加牟尼。)需要说明的是,云谷寺除了寺院本身外,还包括它周围的众多宗教建筑,有玉皇阁、三教堂、文昌阁、王母殿、关帝殿、吕祖庙、灵官庙、龙王庙等。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游客朋友会问,佛教圣地怎么还有儒、道殿堂呢?这你就可问道点子上了,莲花山是观音菩萨的北方道场,观音菩萨的地位在这里是至高无上的,所以被供奉在每一座寺院的正殿,她的上级领导佛祖释加牟尼则被供奉在正殿前的三佛殿中。而人们把儒、道各方神圣也一同请到这里供奉,充分显示了莲花山宗教信仰的极大包容性,也是莲花山作为观音菩萨北方道场的大气之所在。
  [诗刻·岩画] 从这边的侧门出去,就看到摩崖诗刻和岩画。左边的是明朝嘉靖年间大学士孙述的《秋日来登有感》;右边的为明朝万历年间新泰知县李上林,用前人之诗韵所作的《秋日登新甫山有感》。诗刻下面的岩画为马踏祥云、戴月追日。
  [文昌阁] 文昌阁初修于清康熙年间,内奉文昌帝君和魁星。这两位神祗都是主宰文运兴衰和功名禄位之神,最受读书人及其家人崇敬。嘉庆二十四年即1819年又在阁前设立象征开文运点状元的奎笔,内为实心,外形像一支毛笔。可惜的是,这两处建筑都已倒塌,仅存基础。
  [新甫正脉] 正对寺内大殿,宛若寺院的靠背,又因它左上的灵宝峰和右上的天台峰,像两把巨大的扶手,整座寺院好似处在天然龙椅上,脉象正宗,灵气尽现,“新甫正脉”很形象地道出了这方宝地的大气和灵气。
  [兴云洞] 洞内面积30多平方米,冬暖夏凉,清朝孔贞瑄在游记中说,夏秋云从洞出,滴露如雨,开小渠引洞外,激流有声。再加上下雨时,雨水从洞顶飞泻而下,洞门如挂雨帘,很是神奇壮观,可与花果山孙悟空的水帘洞媲美。洞外石壁上的线刻 “依石听涛”就蕴含了这种意境。
  [长生池] 洞前的这个长生池,在孔贞瑄的游记中也有描述,他说长生池有上下两塘,潜通暗注,下塘金鲫,可游至上塘,颇有禹门登龙之意。不过,现在只剩下了这一个池子,四壁用石条垒砌,池水常年不枯,清澈透明。池旁的这处建筑遗址,为龙王庙。
  [圣水瓶] “圣水瓶”因对面的云谷飞瀑而刻,云谷飞瀑飞流直下,远观好似观音净瓶里的圣水从天而降,普济众生。
  [千手观音松] 它郁郁苍苍,自根部分为四枝,每枝又丛生若干细小枝桠,旁逸侧出,均朝向山谷方向,如同千手观音向世人伸出了大慈大悲之手。
  [莲花坪] 莲花山九峰如莲,这处被四面险峰陡壑相托的宽敞平缓之地,就像是它的莲心,所以被称为莲花坪。
  [森林浴场] 这里土层深厚,古人因修云谷寺,曾在这里建窑,烧制砖瓦,现在还留有砖瓦碎块。又因土层深厚而使林木繁茂,喜荫花草生长旺盛,再往里地上就像铺了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很舒服。特别是湿度适宜,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好像每一缕空气都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力。
  [观瀑亭] (拟修景点) 三迭瀑经一处悬崖两处断崖,倾泻而成上、中、下三个飞瀑,以上瀑为最。三迭瀑终年奔泻不息,在树影衬托之下若隐若现,好似一条长练随风起舞,婀娜多姿,别有风情。
  [快活二里、是好是好] 路边有“快活二里、是好是好”的石刻。您现在不妨喊上一声“快活二里、是好是好”,体会一下是何感觉,是不是很轻松很爽快呢?从前面的南天门到这里,约有二里路,是一段起伏不大的林荫道,人行其间,无盘道之累日晒之苦,尽享丝丝清凉,很是快活。
  [新甫拥翠] “新甫拥翠”为新泰古八景之首,此景主要指山上的柏树,2500年前的《诗经》有“徂徕之松,新甫之柏”的诗句,并且对鲁国采伐莲花山柏树,充当建造凶伟宫殿的梁柱进行了描写,可以想见当时莲花山上柏树的繁茂和高大。虽然那时的柏树已所剩无几,但后来长的松柏早已遍布群山,蓊郁茂密。“新甫拥翠”妙不可言在一个“拥”字,整座山苍翠欲滴,层叠不尽,相拥而来,迎接远方来的客人。
  [困极思通、否极自泰] 岩石上,刻有一句《易经》上的话:“困极思通,否极自泰。”颇富哲理。前句意思是说,受困达到极限,就要想办法去改变,变则通;后句意思是说,坏的已经到了尽头,好的就要来了。
  [南天门] 是阁楼式建筑,上下两层。于1993年开始修建,当年建成第一层,1999年完成第二层。登临其上,既可饱览峰峦耸翠,层叠不尽的莲花山美景,又可在天晴气朗之时,远观新泰城市美景,高耸入云的电视塔,花草相间、各具特色的绿地、公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再配上波澜不惊的青云湖和孤峰秀出的青云山,整座城市就像是个精雕细刻的巨型盆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十八盘] 从南天门往下至云门的这一段石阶称为十八盘,实际上它共有 盘 级石阶。石阶或者由磨洗石条铺砌,或者由山岩直接开凿而成,与泰山十八盘相比,并不高险,但依盘拾级而上,一波三折,也有与“凌霄”相连之感,而从这里返回则有徐徐降落的感觉。
  [林海洞天] 盘道左边有一岔道口,通往另一条古盘道,约有一里。那条古盘道上方几乎全被高大的树冠遮盖,人行其间,如同进入了林荫隧道,所以,那里的景观被称为“林海洞天”。游客朋友若有兴趣,小x欢迎大家下次来穿越林荫隧道,欣赏“林海洞天”美景。
左边的这个岔道口,是“林海洞天”古盘道与东路的交汇点。
  [千年古柏] 《诗经·鲁颂》中有“徂徕之松,新甫之柏”的诗句,2500多年前,莲花山高处的柏树繁茂参天,可惜现在仅存此株,成了“新甫之柏”的唯一代表。它老干挥逎,瘦枝扶疏,根植岩石缝隙,生存条件可想而知,由这株古柏,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平凡的个性,一种顽强执着的精神。它是一部活历史,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莲花山的自然变化与宗教活动的兴衰。
  [古柏亭] 眼前的这座凉亭叫古柏亭,既可供游人休息,又可欣赏四周美景。以古柏命名,也是对《诗经》所记“新甫之柏”的一种纪念。
[峰回路转] 这边的石刻“峰回路转”,语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借以形容此处山势峻峭,山峰迂回,道路蜿蜒。
  [云门] 云门是一处地质断裂带,右边自然堆砌的10块巨石由一块更大的岩石裂变而成,与左边的悬崖绝壁对峙。跨越了这道佛界之门,我们就要由佛界净地回到尘凡世界了。
  [放生池] 它原为一个小塘坝,因渗漏而废弃。2005年 5月,新泰市汶南镇民营企业家韩庆宽遵从他母亲心愿,捐款10万元对塘坝进行防渗加固,并开辟为放生池。这边的凉亭叫报恩亭,蕴含两重意思,一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二是报答党的富民之恩。

天成观音游览区
  [同登彼岸长廊] <见紫竹苑游览区的“同登彼岸长廊”。>
从同登彼岸长廊到天成观音圣像,约1.5公里的路程,这里为西路朝圣天成观音游览区。沿途多为与观音文化相关的自然风光。
  [晾经台] 这处面积很大的裸露岩层,与山下的小南海遥遥相对,传为观音菩萨晾晒经书的地方,所以叫晾经台。请大家注意观察,能发现这片岩石有什么特点吗?对!颜色明显不同。有谁能说出其中的奥妙?很正确,是地质变化。这些黑绿色条带状、并有白色相间的岩石,(是斜长角闪岩,)条带粗细不一,形态各异,呈透镜状、扁豆状和层带状,它是晚太古代早期、距今28-30亿年时,形成的沉积变质岩,至早前寒武纪、距今25亿年时,被花岗岩质侵入岩大量侵吞和重重包围,变成了“俘虏”,几十亿年来,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这种地学景观,是地球早期原始陆壳的记录,在国内少见而典型,使莲花山成为中国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又有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前面那座高高的悬崖叫观音崖,上面突出的那块巨石就是天成观音,我们现在就去瞻仰它的尊容。
  [经书五卷] 这组岩石被称为“经书五卷”,因岩石的垂直节理比较发育,它被切割成五块,好像五卷经书,存放在天然书架上。
  [金蟾望月] 有一位来此采风的作家,看到这块奇石时,即兴说出:“哇!好一尊‘金蟾望月’”。从此,人们就叫它“金蟾望月”了。据说,每当月亮升到观音崖上空时,观音菩萨就开始说法,山下的的不少生灵都要赶过去听讲,可这只蟾蜍,体胖脚笨,赶到这里时已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就地听讲。您看它那起劲仰望的神态,是多么的虔诚。
  [听经归来] 这组的奇石,极像一只大龟和数只小龟,背对天成观音,面朝小南海,好像是听完观音说法,正在返回途中,所以,被命名为 “听经归来”。在中国,龟是长寿的象征,这些可爱的龟石们,就已经在这里存在了二十多亿年。
  [二龟赶拜] 这一上一下的两块奇石叫“二龟赶拜”,您可以想象一下,为了能按时听到真经,这二位赶起路来是多么的匆忙。
  [朝圣天梯] 海拔700余米的观音崖下,通向天成观音的199级朝圣天梯也竖在了我们脚下,天成观音正在向我们挥手。这座天梯两边岩壁陡峭,无法曲里拐弯,所以天梯只能就势修建,非常险峻,大家攀登起来需要费些力气。
  [天成观音] 天成观音是整个莲花山旅游区的标志性景观,她由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天然风化而成。我们现在所处位置是瞻仰、朝拜天成观音的最佳位置,您看她结跏趺坐,那眼睛、睫毛、宝冠,仿佛经过精心裁剪一般,一副温柔慈悲之相,虽然历经亿万年沧桑,仍静观世间,保佑苍生。吹着凉爽山风,朝拜天成观音,您那旅途的劳累、烦心的琐事,肯定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吴洪斌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