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遍山东 >旅游+

山东金石学会田野石刻考察第一期培训班成功举办

2024

/ 06/05
来源:

作者:

手机查看

  5月25—26日,由山东金石学会主办,山东博物馆、东平博物馆协办、黄河流域研学联盟秘书处承办的“山东金石学会田野石刻考察第一期培训班”成功举办。培训活动由山东金石学会赖非会长主讲,副会长原旭东主持,来自全省的各文博单位会员二十多人参加学习,主要考察了位于山东东平县洪顶山、司里山、银山的北朝摩崖石刻。

  此次培训主题是“考古学田野调查方法在摩崖石刻调查中的应用”,重在对学员进行田野调查方法的培养。赖非通过几个考古个例,指出做学术研究,方法很重要,运用科学方法所取得的一系列数据,对学术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仍还在“门外”观瞧,找不到作品与现场、作品与时代、作品与作者、作品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发现不了事物内在的关联性。赖非向学员们详细讲解遗址的调查、石刻的内容、石刻分期及分期依据等田野调查方法。在洪顶山、司里山摩崖石刻遗迹前,赖非先生亲自指导学员如何运用量尺、罗盘去测量、记录石刻作品的方位、尺寸、角度等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综合分析,整理一套标准的石刻考察登记表,建立资料库和电子数据库等。赖非还向学员们讲授了如何用考古学田野调查常用的“排队法”,将洪顶山、司里山、银山摩崖石刻个个“零部件”进行排队,通过石刻内容、书法特征、历史事件推断他们的年代先后关系。通过赖非先生的讲授,学员们学会了如何采集信息,深刻领会了所采集的信息在石刻调查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将考古学田野调查方法运用到摩崖石刻的调查中,是赖非在四十多年的石刻田野调查中不断思考、实践的总结和探索。事实证明,这是一套科学的工作和研究方法,是赖非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之一,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通过两天的现场教学和实践,学员们从了解石刻的内容到思考石刻背后的成因,从面对作品与资料茫然无措到理解其中的原理,不仅学会了调查方法,更开拓了思路,开启了从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转变。考察间隙,赖非先生回忆了自己在田野考古和学术交流中的趣闻逸事,学员们也积极提问和畅谈学习感受,大家在严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考察培训活动。(通讯员 王璨 王辛慈)

责编:刘国郁


审签:

责编:刘国郁


审签: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