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靳莉
在聊城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其中的古楼就是光岳楼,因其年代久远,所以聊城人民也称它为“古楼”。光岳楼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鲁西大地上,六百多年来,它一直屹立于聊城古城中央,见证着聊城的历史和沧桑。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标志性古建筑,虽历经沧桑,却风采依旧。
光岳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建筑,系中国现存明代楼阁中最大的一座。在《中国名楼》站台票纪念册中,光岳楼与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太白楼、滕王阁、蓬莱阁、镇江楼、甲秀楼、大观楼共同组成中国十大名楼。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
那么,是谁出于什么原因建造了光岳楼呢?
明王朝建立初期,北方的局势很不稳定。为了防御蒙古族统治集团复辟,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从明洪武二年到五年,将筑土城改筑为砖城。为“严更漏而窥敌望远”,报时报警,又用修城余木,建造了一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故初名“余木楼”。又因此楼有鼓声报时,人们也称之为“鼓楼”。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知府杨能在维修该楼时,因地而名,称之为“东昌楼”。明弘治九年(1496),吏部考工员外郎李赞过东昌,访太守金天锡,共登此楼,对该楼赞叹不已,“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乃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因与天锡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此后,历代重修碑记中,一直沿用“光岳楼”。
位列“十大名楼”的光岳楼拥有哪些建造奥妙呢?
光岳楼气势磅礴,巍峨雄伟。但它竟为一座全木结构建筑——全楼上下没有一颗铁钉。更让人惊奇的是,六百多年间,光岳楼虽经数次地震,却未遭任何损坏,也没有经历大的火灾,堪称奇迹!这种奇迹的创造,除了聊城人民的精心呵护外,也得益于它巧夺天工的建筑构造。
光岳楼外观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其通高和四边长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之极,寓意其不可超越。光岳楼在聊城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光岳楼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其中,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两底面边长各为三十余米,垂直高9.38米,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半圆拱门,名曰“太平”、“兴礼”、“文明”、“武定”。东门为登楼唯一通道,从该门楼梯登五十六级可至台面。梯台上修一卷棚顶敞轩以防雨水侵入。台面上除北面为梯道出入口外其余三侧柱间皆砌以槛墙,设吴王靠以供休息之用。台面墁砖,绕以女墙,其东西两侧各设排水道。
光岳楼是古老的建筑,更是聊城的文脉!
光岳楼是聊城文明古老的象征,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沿河过往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多都登临此楼,凭栏咏月,作诗赋词。《东昌府志》、《聊城县志》及现存碑刻中就记载了120篇咏赞光岳楼的诗文。清康熙四次登楼,并题写“神光锺瑛”匾,乾隆皇帝九过东昌,六登光岳楼,并题匾赋诗,将光岳楼列为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光岳楼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罗哲文、陈从周、郑孝燮、祁英涛等古建专家多次来聊考察,给予很高评价,舒同、启功、溥杰、郭沫若等许多名家先后为光岳楼题写了匾额和楹联。光岳楼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鲁班帮忙建楼的传说。
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靳莉
(薛宇飞)国家统计局15日、16日接连公布的房地产市场数据表明,4月的楼市延续了年初的“小阳春”。4月,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为55个,相比3月份减少2个,但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上涨城市平均价格涨幅为0.74%,涨幅环比扩大0.13个百分点。[详细]
(黄钰钦 宋蕙)针对美方官员近期表示期待来华继续进行经贸磋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方一直认为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才是正道,但是谈判要有意义,就必须有诚意。[详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5G的开发、利用有赖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像美国那样出于政治目的人为干扰5G开发、利用与合作,甚至滥用“国家安全标准”,把有关问题政治化,采取打压限制特定企业的歧视性做法不仅不利于5G的发展,也有悖公平竞争原...[详细]
边境第4起。2岁儿童因患肺炎死亡一名边境移民儿童正在哭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