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旅游新闻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书评:一位笔耕人的情怀

2022

/ 11/1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燕

手机查看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2021年12月 韩春山 著

  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

  这是一部描写战争的纪实作品。开篇从一个叫三洄河的村子的诞生说起,从汉成帝、明建文帝再到1937年,作品是这样衔接的:“伴随着三洄河的出现与发展,沿着许商开凿的这条河流……一代又一代人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地劳作、繁衍生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陵县,这里的人们举起了民族正义的旗帜,并逐渐把这片沃土染成了红色。”

  这样的开篇设计,像变焦镜头引领读者的视角,由远到近、由虚到实,产生强烈的对比感,更易引发这样的思考: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到底给我们带来多大灾害?!我想,作者也是带着这样的思考开篇布局的吧。

  这不是一部寻常的历史回忆录,在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情怀”两个字总隐约闪现在我脑海里。

  我觉得这是本隐溢着情怀的书。

  长篇纪实文学《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全景式描写了七十多年前陵城军民浴血抗日的苦难史。

  书里记述的人物和事件,早已成为时光里的背影,去寻找并还原出来,俨然一次“考古”,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作者在后记里写道:“为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历史,我常会把好不容易整合起来的故事脉络打破,然后重新梳理。创作的那段时间,我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晚上一闭上眼,身子就不由自主地‘悬浮’在陵城上空。饥饿、奔跑、杀戮、突围,民众的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将士枕戈待旦,大地上狼烟四起……”所有笔耕人都知道,只有痴迷创作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这样的“癫狂”状态。

  第一遍阅读时,书里太多的人物、事件、场景……想理一下头绪都觉得很难。一是时空的跨度之长、之大。从1937年9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两个月后,日寇的铁蹄踏进鲁西北大地开始,作者以三洄河为中心,对发生在陵县土地上的这场战争进行了全景式描写。二是人物之多、事件之复杂。以何郝炬、吴匡五、龙书金、魏立勋等为代表的英雄人物难以计数,他们联合当地民众,抗日、剿匪、锄奸,与敌人进行着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喋血苏家庙”“王兆曾就义”等章节,我不忍再次触碰。

  “在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流血牺牲面前,一切描写都属于轻描淡写”,“没有亲身经历过的痛都不是真正的痛”,“再苦难的日子,总有一群人挺身而出,他们把信仰和民族气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边读边在书页里写下这些感慨。第一遍读,心情总难以平复。

  某天抚摸着书页里模糊泛黄的照片,想起作者曾说过:“每当需要重新调整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及重新梳理故事情节时,我都会感到窒息。”我想如果没有强大力量的支撑,一般人很难坚持写下去。

  “作者以怎样的情怀、信念来写这部书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又开始了第二遍、第三遍的阅读。

  作者以时间为轴线,把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用最简洁的文字串接起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即能连贯成章又能自成一篇。我想这与作者擅长摄影、剪辑、短视频制作有关吧。对人物、场景、事件的描写,既能入微、入实,又能突出重点,镜头感很强。所以在读每个章节时,总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不想复述书中的故事情节,希望读者自己去阅读、欣赏、感悟。尤其那些与陵城有渊源的读者,在书里没准儿就会找到发生在家门口或十里八乡的历史事件。比如我,就看到许多熟悉、亲切的地名——管道孙、安善仁、义渡口、老官张、朱二歪等。一个人只有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才更能记住“乡愁”,才会找到与家乡的骨血关系。知道了过去的“不易”才更能体会现在的“难得”,才会更懂得珍惜。

  韩春山老师说:“虽然我不是历史学家,但我以一个历史学家的严谨态度,力求让作品中的每一个故事,在色彩上要美,在意境上要纯,在境界上要真……”我想,这样的苛求,作者也做到了。

  在《告别》一文中:“……他从临邑出发,途经沙河,沙河两侧白杨丛生,河滩低矮处也冒出了稀疏的小灌木。战争已经过去两年了,夏秋之交的沙河露出了生命复苏的繁茂景象。……何郝炬告诉小张,吴县长牺牲后,遗体就是安葬在沙河沟里的。一年前,吴县长阳信老家的亲人来起回了他的遗体。‘我刚来陵县吴县长牺牲时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候想要找一副棺木根本不可能,只能尽量往沙河底部的深处掩埋。’看见沙河,何郝炬感慨万千,自言自语起来……”简单的场景刻画,寥寥几句的人物对话,却能牵引起读者的心思,沿着那条沙河忧伤地远去……

  我曾在临邑烈士陵园见到过吴匡五烈士的墓碑。对吴匡五烈士的事迹也早有耳闻。读到此处时,那条东西走向的沙河就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我可以对着它说话。在我心里,那条沙河不是无知无觉的,它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沙河在那儿,吴县长的英灵就在那儿;沙河在那儿,那段历史就被永远铭刻在那儿。

  作为陵城人,想对作者说声感谢。感谢韩春山老师,对陵城抗战史料进行了意义重大的加工整合,让那段历史焕发出应有的光彩,赋予了那段历史该有的教育和激励价值。他曾说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发生在陵城大地上的那段历史能被永远地记录下来,并传承下去,是我创作本书的最大的心愿。”我想说:“两年多的时间,近千个日夜的辛苦创作,祝贺您心愿达成。”

  韩春山老师也是陵城人,曾有过从军经历,创作期间母亲又病重卧床,我想,是根植于乡土的深情、军人“退伍不退色”的使命与担当、母亲临终前的嘱托、陵城红色历史的激励,促使他拿起笔来,出色地完成这部作品。我想,这就是一名文艺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吧。

  张燕,中学教师。作品散见于《山东省教育报》《德州》《德州晚报》《芳草地》等报刊。曾获得“山东省教育报征文比赛”一等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梦瑶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