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旅游新闻

从山东博物馆穹顶看圆通沉静之鲁国大玉璧

2022

/ 02/21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作者:

沈静

手机查看

山东博物馆藏鲁国大玉璧,1977年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出土。(资料片)

  步入山东博物馆一楼大厅,穹顶中央镶嵌着的墨绿色仿玉璧,雅致晶静,非常引人注目。穹顶设计的灵感就来自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鲁国大玉璧。

  1977年,鲁国大玉璧在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出土。至此,这件埋于地下两千多年的玉器终于走入世人的眼中。

  鲁国大玉璧器型较大,其外径为32.8厘米、孔径为11.6厘米、厚0.6厘米,是国内发现的战国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玉料呈青碧色,玉质晶莹温润,半透明,油脂光泽。玉璧肉部内、外缘各有一周廓,肉两面纹饰相同,以两组微凸起的绹索纹分隔成内、中、外三层纹饰。内、外两层为阴线刻纹,中间以斜向交叉排列的蒲纹为地,其间浅浮雕饰排列均匀的谷纹;内层为合首双身龙纹,其间以三道绹索纹相隔成三组;外层为五组合首双身龙纹,每组龙尾两两相交,纹饰布局紧密匀称,繁缛精美,线条流畅,工艺纯熟,属战国玉璧中的精品。

  久久凝视着它,其圆通的外形、沉静的颜色、匀称的纹饰会让人内心油然生出安定和谐的美感。2011年,在“观众最喜爱的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中,鲁国大玉璧凭其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入选。

  说起玉璧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和氏璧”的故事相信我们都耳熟能详。“和氏璧”就是玉璧的一种。关于玉璧,不仅有“和氏璧”这样的历史故事流传至今,古代典籍中对玉璧的形制也有“权威”记载。《尔雅·释器》有言:“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即璧的玉质部分宽度,“好”即璧的孔。也就是说,玉质宽度大于孔径的称为璧;玉质宽度小于孔径的称为瑗;两者相等的称为环。简单说来,玉璧是一种中央有圆孔且孔径小于玉质宽度的扁平圆形玉器。

  中国的尚玉传统由来已久,玉璧的使用更是自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清均未间断。迄今为止,典型的玉璧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时期。从良渚文化时期到有清一代,随着朝代的更替,玉璧的用途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商周时期,玉璧一般作为祭天的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玄璜礼北方。”到了战国乃至两汉时期,除用作祭祀礼器之外,玉璧被大量用作殓葬和佩饰。《周礼·春官·典瑞》:“疏璧琮以殓尸……璧在背,琮在腹,盖取象方明神之也,疏琮璧者,通于天地。”到了宋代,重新开始重视玉璧的使用,并沿用了古时的用璧制度。元明两代,佩饰和殓葬又成为玉璧的主要用途。到了清代,玉璧则很少用于陪葬了,主要用于祭天(礼器)和玩赏。

  纵观玉璧用途的流变,祭祀和殓葬始终是玉璧最重要的功能。山东博物馆藏的鲁国大玉璧即为殓葬玉璧。出土该玉璧的52号墓是一椁两层棺的大型墓,随葬器物放置在椁室周围和棺内,出土玉璧共计18枚,棺内死者身上从头至足放一层玉璧(共9枚),身下垫一层玉璧(8枚),另一枚在椁室。在腹部上下均有两件硕大的玉璧。鲁国大玉璧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件,位于墓主身下。

  除了祭祀和殓葬,玉璧在古代还有朝贺、纳聘、馈赠、装饰等作用。“珠联璧合”“卞和献璧”“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等成语就是玉璧以上作用的真实写照。

初审编辑:臧文博

责任编辑:马梦瑶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