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旅游新闻

学会一门手艺,过上幸福日子——山东潍坊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2021

/ 07/23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苏锐

手机查看

潍坊民众在制作风筝

  7月18日,山东省潍坊市蔡家沟村,游客霍春晓带着孩子在村里兜兜转转,不时举起手机拍照。霍春晓评价蔡家沟村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她不知道的是,5年前,蔡家沟村还是几近破败的“空心村”。得益于“艺术点亮乡村试验”,村庄焕发新生机。近几年来,潍坊市在推动发展文化产业工作中,注重发挥文化产业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根据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涌现出了一批典型村镇和项目,对强文富民起到重要作用。

  一幅农民画,就业3万人

  起初家里人搞不明白,在外读了4年本科和3年研究生的周伟,为何不在大城市就业,却跑回青州老家开办农民画设计公司。如今,亲戚朋友懂了,原来周伟瞅准的是农民画的大市场。

  潍坊青州市是我国农民画重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青州市狠抓农民画产业,使其成为拉长青州书画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青州市通过建设中国青州农民画画院、组织公益培训、举办农民画展、普及农民画知识等举措,开发农民画衍生品,创作适销对路的农民画作品,组织发展农民画墙绘队伍,积极探索农民画市场。到今年7月,青州市农民画协会会员达2080人,全市农民画从业者约3万人,年创作农民画50万幅,上下游产业年销售额超3亿元。

  同时,青州市通过政府部门服务,不断组织、撮合农民画创作群体,成立农民画专业合作社、农民画公司、墙绘队伍,实现走出去。目前,青州市有农民画墙绘队伍20多支,墙绘画师300余名,他们的足迹早已走出青州,走向全国。

  潍坊是国内知名的书画之乡,其年画艺术的发展历史也非常悠久。

  西杨家埠村文化底蕴深厚,是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祥地。这几年,西杨家埠村进一步挖掘木版年画传统品牌优势,做大做强杨家埠特色文化产业。目前,西杨家埠村及周边村庄木版年画厂家已有60多家,年批量销售木版年画2300万册,从业人员超1.2万。

  西杨家埠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木版年画作为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如今正为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众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文化产业愈发重视,文化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为西杨家埠木版年画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艺术进乡村,田园风光美

  蔡家沟村曾是一个“三无”贫困村:无集体资产、无经济来源、无年轻劳动力。全村152户,世代农耕,出门是山进门是石,随着村中90%的年轻人外出寻找新的生活,村子越发萧条败落,村里只有空守的老人和留守的孩童。

  2017年以来,蔡家沟村采取“艺术植入乡村”系列举措,包括画风与民风融合、艺术与乡情融合、艺术家与老百姓融合,打造蔡家沟艺术试验场。经过几年努力,蔡家沟村初步建成集乡村文旅开发、艺术创作消费、乡村文化活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文旅综合体。

  蔡家沟村旧貌换新颜的背后,给了业界很多启示。比如,蔡家沟村进行艺术探索初期,当地投入财政资金500多万元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吸引社会资本2000多万元下乡改善村居环境。引领村民就地取材,用本地石材、木材改造各家门前面貌,建设公共园林绿化空间。鼓励村民保留自家老砖老瓦、原有竹木、旧磨盘、老门窗、废瓦罐等,恢复原生态的乡村环境。

  同时,蔡家沟村创办“百工传习所”。针对当下村庄老龄化、空心化的实际状况,培养本土农民成为手艺人、守艺人、创意人。艺术植入各类手工艺制作,培强做优剪纸、黑陶、柳编等10余类非遗传承项目,实现家家有一技之长、户户有一门营生。

  推动艺术元素融入乡村发展实践,在潍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莫言的家乡潍坊高密市,充分发挥莫言故乡的唯一性品牌优势,以文学为魂、以业态为本、以旅游为媒,建设红高粱文化旅游区、高粱特色产业区等九大功能区。当地还按照“文学+文创”思路,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高密民间艺术“四宝”、日常家居、饰品等文创系列产品开发中,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实现年产值约300万元。

  拾起老手艺,奔向新小康

  近几年,潍坊市坊子区王四村以风筝为载体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在王四村众多的风筝加工厂中,王旭生的加工厂较有特点。其在传统加工产业发展基础上,建成风筝小院,开发风筝骨架、风筝饰品等产品,不断拓展产品种类,拓宽网络销售渠道,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我们家除了制作销售风筝主题的工艺品,还提供风筝制作体验,让游客参与风筝制作过程,扎架子、糊风筝、绘画DIY图案。这种体验式互动很受欢迎,风筝小院也因此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王旭生说。

  近年来,潍坊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加强本土文化生态保护。由此,过去一些老手艺被充分挖掘、恢复,成为助力当下群众致富增收的新手段。昌乐县鄌郚镇是一座“爱乐之城”。镇上的乐器制造及配套企业有80余家,从业者8000余人,年产各类乐器成品80万把、乐器配件400万套,其中电吉他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6%。鄌郚镇充分依托乐器产业优势,开启了“吉他小镇”建设的新篇章,重点打造乐器产业园、特色村落,培育发展乐器文化产业,做大吉他产学研高峰论坛、鄌郚音乐节等节会品牌,致力于打造集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文化功能为一体的乐器特色小镇。

  如今,鄌郚镇总投资28亿元,集乐器研发、生产制造、电子商务、仓储配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孵化平台,已入驻孵化电商企业5家,带动发展电商、微商120余家。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宿立军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文化和旅游产业大有可为。通过深挖本地文化资源富集优势,近几年潍坊初步实现了文旅产业在农村“有看头、有玩头、有奔头”的目标。“十四五”时期,潍坊文化和旅游部门将进一步发挥优势,聚合资源,让非遗等项目重回乡村,成为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好帮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新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