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旅游新闻

“我家门前有条河”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举办运河文化交流活动

2020

/ 06/23
来源: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作者:

手机查看

  为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运河故事。6月2日,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举办“我家门前有条河——运河文化博物馆学习交流活动”,第一站走进运河遗产城市临清。

  在中国大运河1710公里的漫长航线中,临清曾是一处重要的商贸口岸,它北依京津、南通江浙,自元至清,坐享五百年繁华,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之誉。它留下的运河遗产依然见证着往昔的兴盛。
  此次交流活动先后来到临清戴湾镇明清砖窑遗址、戴湾闸、临清钞关、砖闸、鳌头矶、会通闸(会通桥)、月径桥、临清闸(问津桥)、舍利宝塔、历史街区、临清市博物馆学习。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全程为大家介绍。通过魏馆长的讲述大家了解到临清贡砖的具体烧制情况,临清船闸的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特别是临清会通闸,作为临清元代运河闸门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保留至今,闸口宽6米,高6米,在明万历年间改闸为单孔拱桥,清代维修时易名“会通桥”,是元明清三代相继叠加而成。魏馆长还介绍到前几年清淤疏浚河道时,还在会通桥下出土了元代至顺四年(1333年)的船闸绞关石和镇水兽,保存完整,现已移至临清市博物馆展陈。

  6月22日,由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举办的“我家门前有条河——运河文化博物馆学习交流活动”第二站走进运河遗产城市阳谷。
  此次交流活动先后来到阳谷七级下闸、七级码头、七级古街、阿城下闸、荆门下闸、张秋码头、张秋水门桥、张秋关帝庙(山陕会馆)、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进行交流学习。活动由原聊城市文物局副局长孙淮生全程为大家介绍。经过介绍,大家详细了解到七级镇运河古街、阿城下闸、张秋水门桥等历史古迹的保存状况,对阳谷运河三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明清时期,阳谷的张秋、七级、阿城是山东运河沿线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其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运河交通,成就了数百年间的辉煌与繁荣。与当时全国闻名的商业中心临清、济宁相比,张秋、七级、阿城只能算作次一级的商业贸易集汇点,但是它们的经济发展程度却超过了一般的县治,在大运河沿线中起着商品中转与集散的作用。

  除了交通的优势外,明清政府在张秋设立水次兑军仓与管河郎中,在阿城设立盐税分司,都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这些运河城镇的政治地位。与其他运河城市一样,随着清末运河淤塞、黄河改道以及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张秋等运河小城镇也逐渐没落,走向了历史的尽头。虽然风云早已散去,运河也已断流,但是数百年的积淀与沉聚造就了运河城镇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两次次学习,大家对京杭大运河临清段、阳谷段保护现状、文化遗产的学习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当时的船闸、河道、昔日的繁荣都有了更好的认识。充分体会到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下一步工作中保护和宣扬运河文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谢文博在此次学习中多次强调,要将所学所得融会贯通到运河博物馆的运河研究和讲解当中,将运河博物馆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展示和研究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嘉倩

相关推荐 换一换